[发明专利]一种可视智能锁远程开门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5945.2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6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希钧;谢道矿;蒙广波;孟虓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云天智能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E05B4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查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7 | 代理人: | 曾令安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 智能 远程 开门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远程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智能锁远程开门的方法和系统。一种可视智能锁远程开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智能门设备上开启远程开门开关,在智能门设备上设置远程开锁密码并将开锁密码保存至智能门设备上;按门铃时,智能门设备将门铃指令同步到服务器,服务器将门铃指令发送至用户终端上;所述用户终端接到门铃指令后,用户选择接受视频通讯,发起RTC视频通话;当用户确认访客身份后需要对智能门设备进行开门,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发送密码包,传输至智能门设备匹配成功后进行远程开门。本发明通过先接通门铃视频后,看到门外的用户,在确认是否发起开锁,可以提高安全性,降低误开的风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智能锁远程开门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机械密码锁采用固定的密码,容易被人为记录密码,失去锁的密码控制效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单片机的问世,出现了带微处理器的智能锁,现有智能锁控制方式一般是通过自身采用无线2G/4G网络、WiFi、蓝牙等无线通讯方式与后台进行控制锁的开关,或采用RFID技术通过感应设备与锁进行通信进行控制。目前国内智能门设备远程开锁方式存在很多风险性和误开可能,远程开锁密码再手机端生成,服务器端校验,密码传输过程中风险性很大,容易被窃取,远程开锁时只是通过手机把锁体打开,开锁时是不知道门前的状况,会造成误开的现象,再者没有正在意义上实现远程开锁,只是将开锁密码远程发送给需要开锁的人,然后在门上手动输入密码开锁;或将开锁指令发送到需要开锁人的手机上,再通过手机进行开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保密的可视智能锁远程开门的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可视智能锁远程开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智能门设备上开启远程开门开关,在智能门设备上设置远程开锁密码并将开锁密码保存至智能门设备上;
步骤2,访客按门铃时,智能门设备将门铃指令同步到服务器,服务器将门铃指令发送至当前智能门设备SN码关联账号的用户终端上;
步骤3,所述用户终端接到门铃指令后,用户选择接受视频通讯,选择视频通讯后用户终端向智能门设备发起RTC视频通话,智能门设备接收RTC视频通话请求进行视频连线;当用户选择拒绝视频通讯或者未对门铃指令进行处理,智能门设备不进行处理,
步骤4,当用户确认访客身份后需要对智能门设备进行开门,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发送密码包,经服务器传输至智能门设备匹配成功后进行远程开门。
具体的,步骤4的详细操作为
1)用户通过在用户终端内输入开锁密码,用户终端将开锁密码和SN码加密打包并将打包好的密码包发送至服务器内,
2)服务器收到密码包后将密码包发送回智能门设备,服务器当收到密码包不完整或者接受时出现错误会将开锁失败信息反馈回用户终端内;
3)智能门设备收到密码包后进行解析;
4)解析完成后与本地储存的密码对比判断,如果密码正确则控制智能门设备打开并且将开锁成功信息通过服务器传输至用户终端,同时服务器记录开锁成功信息并结束开锁流程;如果密码错误则控制智能门设备将开锁失败信息通过服务器传输至用户终端,同时服务器记录开锁失败信息并结束开锁流程。具体的,用户终端具体操作方式为app进行操作。
具体的,步骤4的1)之前还有账号关联步骤,具体为:用户在用户终端内进行注册账号,在智能门设备的用户管理处选择用户进行绑定,将上述账号与智能门设备SN码上传至服务器内,服务器将上述账号与智能门设备SN码进行关联。
具体的,密码包采用DES对称加密。
具体的,所述账号为一级账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云天智能终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云天智能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59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