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超温保护电路、电子设备及超温保护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95881.6 | 申请日: | 2020-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4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5/04 | 分类号: | H02H5/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吴中伟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保护 电路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温度监控技术,其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超温保护电路,解决传统技术中非正常应用场景下的超温保护手段存在的设计难度高、成本高和及时性低的问题。该电路包括:串联在电子设备供电电源输出端,用于获取电压采样信号的采样电路;用于对电压采样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的放大电路;用于根据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的大小而输出不同的值的选择电路;用于根据选择电路的输出值确定延时时间,在延时时间到来时输出超温保护信号的延时电路;所述采样电路、放大电路、选择电路和延时电路顺次连接。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含上述超温保护电路的电子设备及超温保护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温度监控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超温保护电路、电子设备及超温保护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应用场景复杂化,业务模式多变化,对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电子产品本身设计时通常考虑的是正常应用场景,出于对成本及其他因素的考虑,不会为了调试及特殊验证这些非正常应用场景下的使用而去做专门的针对性设计。目前因调试及特殊场景验证(如:设备启动某个阶段时,取下芯片散热器测试电路板上的信号)带来的主要问题是超温。
为解决非正常应用场景下的超温问题,目前行业内最常见的方法有:
(1)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采集被测位置的温度,通过模数转换器件,将温度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通过逻辑器件转换成温度,根据预设的门限判断是否超出芯片正常工作温度范围,最后根据预设的保护动作执行相关行为。
此方法需要提前为逻辑器件、模数转换器件上电,而为了不影响原电路板的上电顺序,需要新增加电源,造成设计难度及成本的增加。
(2)与第一种方法类似,但并不会提前为逻辑器件和模数转换器件上电,只有在设备正常工作时段,才具有监控管理功能,此方法在调试或设备未启动完成时不能保护设备,极大可能造成设备的损坏,可靠性低。
(3)通过监测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来替代温度传感器的功能,但其依然需要逻辑器件处理,同样需要新增电源造成设计难度高和成本增加的问题。
此外,上述方案中还均存在需要通过软件命令读取检测结果,再进行门限值比较,最后下达保护命令而造成的及时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超温保护电路、电子设备及超温保护控制方法,解决传统技术中非正常应用场景下的超温保护手段存在的设计难度高、成本高和及时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超温保护电路,包括:
串联在电子设备供电电源输出端,用于获取电压采样信号的采样电路;
用于对电压采样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的放大电路;
用于根据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的大小而输出不同的值的选择电路;
用于根据选择电路的输出值确定延时时间,在延时时间到来时输出超温保护信号的延时电路;
所述采样电路、放大电路、选择电路和延时电路顺次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采样电路采用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串联在电子设备供电电源输出端与负载之间。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并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并通过第五电阻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选择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比较电路,所述多个比较电路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58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