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尿液收集与方便检测的试管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95351.1 | 申请日: | 2020-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4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严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鸿鼎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L3/14 | 分类号: | B01L3/14;G01N33/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尿液 收集 方便 检测 试管 | ||
一种用于尿液收集与方便检测的试管,包括管盖与底部封口的管体,管盖能脱卸式盖于管体上,管盖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盖体,在管盖的上下两端之间的管盖内腔中径向凸设有一个环形凸环,在环形凸环上通过高频焊接或粘贴有能将管盖内腔密封地分隔为上下两个腔的薄膜片。其优点在于:由于本结构中薄膜片直接贴合在管盖内腔的环形凸环上,省去了将薄膜片置入两个横向凸沿之间的安装操作过程,使薄膜片的连接、密封操作变得十分简单;薄膜片在熔接时不易损坏,确保薄膜片能有效地将管盖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腔,密封效果好,提高了试管的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管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用于尿液收集与方便检测的试管。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721135976.5名称为《一种生物安全型尿沉渣试管》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生物安全型尿沉渣试管,包括管体和试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底部为外圆内尖加厚型结构;所述试管盖,包括塑料螺旋外盖和薄膜封口层;所述塑料螺旋外盖上下两端开口,内部中间有两个横向凸沿,所述薄膜封口层位于横向凸沿之间。本实用新型底部坚实不易破碎且能有效收集样本中有效成分,不用开盖即可上机检测,或取样针直接刺穿薄膜封口层收取检测成分,有效地节省了人力劳动,缩短了检测时间,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可能导致的实验室污染,保证了实验室工作人员、周围患者和环境的生物安全。但其缺点是,要制作该试管的试管盖需要将薄膜封口层设置在横向凸沿之间,要实现这一个结构制作难度很大,而且薄膜封口层本身是十分容易被刺破的,将如此薄的结构安装连接到两个横向凸沿之间,很难保证安装过程中薄膜封口层的完整性,进而导致难以保证制成试管的密封性,导致该试管制作效率低、成本高、成品率低,不适于大规模生产制造,所以其结构还有待于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管盖制作方便,制作时薄膜封口层不易损坏、密封效果好,尿液检测方便的用于尿液收集的试管。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用于尿液收集与方便检测的试管,包括管盖与底部封口的管体,所述管盖能脱卸式盖于管体上,所述管盖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盖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盖的上下两端之间的管盖内腔中径向凸设有一个环形凸环,在环形凸环上通过高频焊接或粘贴有能将管盖内腔密封地分隔为上下两个腔的薄膜片。
作为改进,所述环形凸环位于管盖内腔的中部,所述环形凸环的顶面与薄膜片上的对应底面通过高频焊接而相互固定在一起;或者,所述环形凸环的底面与薄膜片上的对应顶面通过高频焊接而相互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改进,所述管盖能脱卸式盖于管体上的结构为:所述管盖在位于环形凸环下方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而在管体顶部外周面上设置外螺纹,所述管盖通过螺纹连接而盖置管体上。
进一步改进,所述管盖、环形凸环以及位于环形凸环下方的内螺纹为一次性注塑而成的整体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薄膜片为塑料片、铝箔片、锡箔片或硅胶片。
作为改进,所述管体为塑料一次性注塑而成的整体结构,或者,所述管体为玻璃一次性熔融而成的管体。
作为改进,所述管盖的外周面上分布有能方便打开管盖的竖向摩擦条,所述薄膜片的厚度为5~60丝,所述环形凸环的厚度为1~1.6毫米。
作为改进,所述管体为透明管体,所述管体的底部为直径要小于管体上部直径的中空柱体,所述中空柱体的壁厚度要大于管体的壁厚,所述中空柱体的竖向剖面投影呈“U”字形。
进一步改进,所述中空柱体的顶部与管体连接的过度部为圆弧形,在所述中空柱体的外周面上间隔地分布有能加强中空柱体强度的加强块。
进一步改进,所述试管制作方法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鸿鼎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鸿鼎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53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