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地下水位区邻近既有建筑预防地连墙塌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94582.0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4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唐培文;严朝锋;刘冰;辛启财;薛青松;张强;樊涛;孙伟夫;卫凯;魏宗华;王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8 | 分类号: | E02D19/18;E02D17/08;E02D5/46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马凤云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大同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水位 邻近 既有 建筑 预防 连墙塌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地下水位区邻近既有建筑预防地连墙塌槽的方法,包括步骤:一、测量放线并构筑挡墙;二、填筑填土层;三、施工槽壁加固体;四、施工基础导墙;五、施工扩展导墙。本发明针对在构建有既有建筑的局部高地下水位区域旁侧施工地下连续墙,而无法在槽壁外降水的情况,通过填筑填土层为槽壁加固体和基础导墙的施工提供支撑,在基础导墙边缘预留预埋接茬筋连接扩展导墙,扩展导墙与地下水位存在高差,以平衡槽壁内外水头压力差,增强槽壁稳定性,防止槽壁坍塌,保证施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预防地连墙塌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地下水位区邻近既有建筑预防地连墙塌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坑开挖应用的领域更加宽泛,面临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的支护结构,不仅可以有效地承担侧向土压力,还具备很好的防水效果,起到止水帷幕的作用,因而很多深基坑工程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
地下连续墙在成槽过程中,容易出现槽壁失衡、塌槽等现象,影响施工安全。其中,发明专利一种防塌孔的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方法,主要研发了软弱土层位置发生塌孔之后,利用泥浆及水泥土在槽段塌孔位置形成的柔性护壁共同起到护壁作用,可以保证成槽的顺利进行;发明专利一种地下连续墙塌孔的处理方法,主要提供一种清理地下连续墙塌孔区域中土体和废渣的方法,可以有效处理地连墙成槽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可以看出现有的研究多数关注地下连续墙塌槽问题的处理,无法有效地预防地下连续墙发生塌槽。
在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过程中,场地荷载、施工干扰、泥浆性能和水头压力差都会影响地下连续墙槽壁的稳定性,其中,水头压力差对地下连续墙槽孔的稳定性影响不可忽视。地下连续墙在遇到软黏土、砂层时,容易发生塌槽。传统的研究采用轻型井点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预防地下连续墙塌槽。但当复杂地质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邻近既有建筑且受施工条件的限制时,不适宜在槽外进行降水。此时,有必要探究一种新的方法增强槽壁稳定性,防止槽孔坍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地下水位区邻近既有建筑预防地连墙塌槽的方法,其设计新颖合理,针对在构建有既有建筑的局部高地下水位区域旁侧施工地下连续墙,而无法在槽壁外降水的情况,通过填筑填土层为槽壁加固体和基础导墙的施工提供支撑基础,在基础导墙边缘预留预埋接茬筋连接扩展导墙,使扩展导墙和基础导墙构筑为一体,扩展导墙与地下水位存在高差,以平衡槽壁内外水头压力差,可以更好地增强槽壁稳定性,防止槽壁坍塌,保证施工安全可靠,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地下水位区邻近既有建筑预防地连墙塌槽的方法,利用高地下水位区邻近既有建筑预防地连墙塌槽结构预防地连墙塌槽,所述高地下水位区邻近既有建筑预防地连墙塌槽结构包括构筑在既有建筑基层旁侧待施工区域的待施工地面上的挡墙,建筑基层和挡墙之间填筑有填土层,所述填土层的顶部高程低于地下水位的高度,地下水位的高度低于既有建筑地面的顶部高程,既有建筑构筑在建筑基层上,槽壁加固体依次穿过填土层和软土层伸入至软土层下侧的地层中,槽壁加固体上部构筑有基础导墙,基础导墙的水平段覆盖槽壁加固体顶部并延伸至填土层上,地下水位的高度高于基础导墙的顶部高程,基础导墙的水平段远离槽壁加固体的一侧预留有连接扩展导墙的预埋接茬筋,扩展导墙的顶部高程高于地下水位的高度;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放线并构筑挡墙:在待施工区域的待施工地面上构筑挡墙,其中,待施工地面的高程低于地下水位的高度;
步骤二、填筑填土层:在建筑基层和挡墙之间填筑填土层,填土层的一侧通过建筑基层阻挡,填土层的另一侧通过挡墙阻挡,所述填土层的顶部高程低于地下水位的高度;
所述填土层的厚度为0.8m~1m;
步骤三、施工槽壁加固体:利用三轴止水帷幕桩机施工槽壁加固体加固坑槽,隔断坑外水,槽壁加固体依次穿过填土层和软土层伸入至软土层下侧的地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45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