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恒氧恒净恒湿新风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4225.4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9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袁尉健;严国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德沃特空气系统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044 | 分类号: | F24F3/044;F24F3/147;F24F3/16;F24F11/64;F24F11/74;F24F13/28;F24F110/20;F24F110/5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刘林峰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恒氧恒净恒湿新 风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恒氧恒净恒湿新风机,涉及新风机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一端设有室内送风口与室内回风口,另一端设有室外排风口与室外进风口,壳体内部设有全热交换芯,室外进风口经过全热交换芯后与室内送风口相连通,室外排风口经过全热交换芯后与室内回风口相连通;在室外进风口到室内送风口的风道内,设有分别位于全热交换芯两侧的除湿模块和加湿模块;室外进风口到室内送风口的风道、室外排风口到室内回风口的风道中皆设有风机;全热交换芯与壳体靠近室外进风口一端端板之间连接挡设有隔板,隔板上贯穿有开口,隔板开口、室外排风口与室外进风口中设有用于控制启闭的风阀。达到了维持室内环境的恒氧,节约能源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风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恒氧恒净恒湿新风机。
背景技术
现阶段,市场上主流空调主要功能有:制冷、制热、除湿、送风等,但是许多建筑存在室内通风能力较差,空气污浊,二氧化碳浓度高,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富集等情况,空气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恒氧恒净恒湿新风机,根据室内环境,切换新风以及室内循环工作,维持室内环境的恒氧,并在保持室内湿度恒定的同时,节约能源。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智能恒氧恒净恒湿新风机,包括壳体,壳体一端设有室内送风口与室内回风口,另一端设有室外排风口与室外进风口,壳体内部设有全热交换芯,室外进风口经过全热交换芯后与室内送风口相连通,室外排风口经过全热交换芯后与室内回风口相连通;
在室外进风口到室内送风口的风道内,设有分别位于全热交换芯两侧的除湿模块和加湿模块;
室外进风口到室内送风口的风道、室外排风口到室内回风口的风道中皆设有风机;
全热交换芯与壳体靠近室外进风口一端端板之间连接挡设有隔板,隔板位于室外排风口与室外进风口之间,隔板上贯穿有开口,隔板开口、室外排风口与室外进风口中设有用于控制启闭的风阀。
更进一步地,所述除湿模块包括表冷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表冷器远离室外进风口一侧连接有压缩机,压缩机位于壳体内,壳体内还设有位于表冷器正下方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底部连通于伸出壳体外的出水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湿模块包括湿膜转轮以及水箱,湿膜转轮转动连接于壳体内,且其底部浸于水箱中的水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箱连通于壳体外的进水口和排水口,水箱内还设有用于感应水位高度的水位传感器,水箱设定高度上还设有溢水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位于室内回风口以及室外进风口处的滤网。
更进一步地,所述滤网安装于安装板,壳体底部开设有供各滤网插入的插口,安装板可拆卸连接于壳体底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包括与壳体侧面相抵接的侧板,壳体侧面设有水平的螺杆,螺杆上连接有适配的手拧螺母,侧板上开设有与手拧螺母相适配的通孔,通孔上部贯通有宽度小于通孔的通槽,通槽贯穿至侧板上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室外的新风能够经过净化之后,送入室内,室内浑浊的空气经过风道排到室外,其可根据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包括甲醛的浓度、PM2.5的浓度),自动调节风量的大小以及切换内外循环,达到室内的恒氧效果。
在热交换器的两侧设有加湿模块和除湿模块;当室内湿度过低的时候,启动加湿模块,湿度过高的时候,启动除湿模块,以实现室内的恒湿效果;
热交换器根据这个内外温度,在空气在交换的时候,保持室内的能量,最少的损失启动;
其过滤网可整体分离,且拆装方便,便于更换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德沃特空气系统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古德沃特空气系统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42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