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联锂离子电池组虚拟连接与内阻增加故障辨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93802.8 | 申请日: | 2020-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3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青松;马迷娜;段强领;孙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31/396 | 分类号: | G01R31/396;G01R31/389;B60L58/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张乾桢 |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联 锂离子 电池组 虚拟 连接 内阻 增加 故障 辨识 方法 | ||
1.一种并联锂离子电池组虚拟连接与内阻增加故障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池组由n节电池单体并联,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电池组的总电压一致,实时记录所述电池组总电流、极耳电压、总电压、n节电池单体表面温度;
步骤(2)将所述电池组等效为一个大的电池单体,基于等效电路模型ECM和递归最小二乘法RLS在线辨识电池阻抗;
步骤(3)判断估计的阻抗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所述电池组存在阻抗增加故障,进一步计算其标准差STD;相反,则所述电池组无故障;
步骤(4)确定故障类型,若所述阻抗标准差大于预设阈值并且持续时间超出预设时间,则故障类型为虚拟连接;相反,则为内阻增加;
步骤(5)确定故障位置,若存在电池单体i的极耳电压在充电时低于其他电池,放电时高于其他电池,则所述电池单体i发生虚拟连接故障;若不存在电池单体i的极耳电压在充电时低于其他电池,放电时高于其他电池,继续判断是否存在电池单体j的温度高于其他电池,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所述电池单体j发生内阻增加故障;若判断结果为否,则估计是由于温度的滞后性引起,暂不做处理,进入下一取样时间计算;
步骤(6)划分故障等级,若所述电池单体i或j与其他电池的温度差异大于5℃,则认定当前故障为一级故障;否则为二级故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锂离子电池组虚拟连接与内阻增加故障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记录所述电池组总电流、极耳电压、总电压、n节电池单体表面温度的采样周期为1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锂离子电池组虚拟连接与内阻增加故障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大的电池单体阻抗包含了电池间的连接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锂离子电池组虚拟连接与内阻增加故障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等效电路模型为一阶阻容RC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锂离子电池组虚拟连接与内阻增加故障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等效电路模型的方程为:
方程(1)经离散化表示成如下形式:
Uk+1=(1-a1)Em,k+1+a1Uk+a2Ik+1+a3Ik (2)
其中,
式中,U为等效电路模型中的等效大电池的端电压;U1为极化电容C1两端的电压,即极化电压;Em为等效大电池的开路电压;C1、R1、R0分别为等效大电池的极化电容,极化电阻和欧姆阻抗;I为通过等效大电池的电流;a1、a2、a3为待估计参数C1、R1、R0构成的未知参数;k为采样时刻;t为采样周期,t=1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锂离子电池组虚拟连接与内阻增加故障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等效大电池的最小二乘法方程形式为:
其中,
式中,是由输入电流I和输出端电压U构成的矢量;θk+1是由未知参数构成的矢量;a0为a1和电池开路电压Em构成的未知参数,a0=(1-a1)Em;k表示采样时刻;εk+1为端电压的估计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38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