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分层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3553.2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5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金邦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6 | 分类号: | C08L67/06;C08L93/04;C08L9/02;C08L29/14;C08L31/04;C08K13/04;C08K7/14;C08K5/13;C08K5/42;C08K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00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层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分层树脂,其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基体树脂55‑93份、松香10‑25份、玻璃纤维3‑12份、增韧剂4‑15份、阻聚剂0.4‑1.6份、石粉0.02‑0.06份、乳化剂0.06‑0.18份,本发明涉及树脂技术领域。该种抗分层树脂通过在树脂料内加入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和阻聚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可对油脂类产生乳化,减少了油脂类物质存在树脂内,减轻分层现象;另外在树脂蒸馏后加入阻聚剂,控制了苯乙烯中的含量,从而防止分层,最后还加入了少量的石粉,避免出现一层透明液体,从而保证了树脂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分层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上的定义,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称为树脂。树脂加入填料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搅浆桶表面出现一层透明液体,即稀释剂分离出来,称作分层,又叫出水。树脂生产中与苯乙烯单体交联不好的物质用量大造成树脂易分层,树脂工艺品厂家会加以控制,但有时为了满足树脂固化的要求,不得不加入该物质,因此,各类工艺品用树脂或多或少都有分层现象。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分层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树脂加入填料搅拌后易出现分层的问题,保证了工艺品的质量。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抗分层树脂,其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基体树脂 55-93份、松香10-25份、玻璃纤维3-12份、增韧剂 4-15份、阻聚剂0.4-1.6份、石粉0.02-0.06份、乳化剂0.06-0.18份。
优选的,所述基体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
优选的,所述增韧剂采用液体丁腈橡胶、聚乙烯醇缩丁醛、聚醋酸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乳化剂采用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优选的,所述阻聚剂包括对苯二酚和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其对苯二酚与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比例为1:3。
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为短切玻璃纤维,且短切长度为1-3mm。
一种抗分层树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基体树脂和松香加入到蒸馏釜内,当达到260℃-320℃温度时加入阻聚剂进行搅拌,随后再次加热至260℃-320℃保温3-5min,冷却至80℃-130℃时加入乳化剂进行搅拌;
S2,将S1中得到的物料移至反应釜内,加入玻璃纤维搅拌5-10min,随后加入增韧剂和石粉再次搅拌15-20min,得到混合物;
S3:将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造粒机组,对混合物进行造粒,得到树脂。
优选的,蒸馏釜内两侧搅拌的时间均为3-5min。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内的温度为140℃-220℃,石粉采用干燥石粉,且石粉为200目标准筛筛下物。
优选的,双螺杆挤出造粒机机头温度为185℃~200℃,主机螺杆转速为350r/min~500r/min。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分层树脂,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树脂料内加入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和阻聚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可对油脂类产生乳化,减少了油脂类物质存在树脂内,减轻分层现象;另外在树脂蒸馏后加入阻聚剂,控制了苯乙烯中的含量,从而防止分层,最后还加入了少量的石粉,避免出现一层透明液体,从而保证了树脂的质量;该种抗分层树脂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复杂的工序,便于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金邦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淮北金邦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35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