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风扇独立散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3497.2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4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汪琰;钱珍宝;张艳;张琦;刘勇涛;申贤昌;陈博;李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5/04 | 分类号: | F01P5/04;F01P7/04;F02B63/04;F01P3/00;H02M3/00;F15B21/0423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陈红桥 |
地址: | 213168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风扇 独立 散热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风扇独立散热系统,包括柴油发电机组、蓄电池、DC‑DC电源转换器、风扇继电器K1、散热器、电子风扇、电容盒、控制器,所述柴油发电机组分别与风扇继电器K1以及电容盒相连,所述蓄电池通过DC‑DC电源转换器与电容盒相连,所述风扇继电器K1与电子风扇相连,所述电子风扇与散热器相连并通过控制器提供控制信号。本发明的电子风扇转速根据控制器检测到的实际水温和油温来调节,避免电子风扇一直在高速运行,实现系统节能;电子风扇产生的噪音更低,使得司机操作更加舒适,减少疲劳;12V发电机和24V发电机双系统采用一个12V的蓄电池供电,降低了成本和节约了布置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风扇独立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散热系统是工程机械的重要系统,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机性能的优劣。传统的散热系统主要是由发动机直驱模式和液压马达独立散热两种模式。发动机直驱模式是风扇直接安装在发动机上,其旋转是通过发动机曲轴驱动皮带来实现的,其风扇的转速完全与发动机转速相关,而不能根据散热系统实际需要来控制风扇的转速,造成能源浪费;而液压马达独立散热,虽能根据散热系统需要来调节风扇的转速,实现无极调试,但由于马达溢流导致液压系统发热量增大,而伴随着产生刺耳的噪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电子风扇独立散热系统,电子风扇转速根据控制器监测到的实际水温和油温来调节,避免电子风扇一直在高速运行,实现系统节能;电子风扇产生的噪音更低,使得司机操作更加舒适,减少疲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子风扇独立散热系统,包括柴油发电机组、蓄电池、DC-DC电源转换器、风扇继电器K1、散热器、电子风扇、电容盒、控制器,所述柴油发电机组分别与风扇继电器K1以及电容盒相连,所述蓄电池通过DC-DC电源转换器与电容盒相连,所述风扇继电器K1与电子风扇相连,所述电子风扇与散热器相连并通过控制器提供控制信号。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柴油发电机组包括柴油机和发电机,所述柴油机与发电机相连,所述发电机分别与电容盒以及风扇继电器K1相连。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发电机为24V的免蓄电池发电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DC-DC电源转换器将蓄电池的12V电压转化成24V电压并给电容盒供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器内有两个散热通路,分别为第一散热通路和第二散热通路,所述第一散热通路的散热液体为柴油机水,所述第二散热通路的散热液体为液压油,所述第一散热通路和第二散热通路内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柴油机水温和液压油温。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子风扇有3个,其中,两个所述电子风扇由柴油机水温控制,一个所述电子风扇由液压油温控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风扇继电器K1与电子风扇之间连接有保险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电子风扇转速根据控制器监测到的实际水温和油温来调节,避免电子风扇一直在高速运行,实现系统节能;电子风扇产生的噪音更低,使得司机操作更加舒适,减少疲劳;12V发电机和24V发电机双系统采用一个12V的蓄电池供电,降低了成本并且节约了布置空间;采用24V的免蓄电池发电机,不需要经过蓄电池稳压,而是通过电容盒滤波来稳压从而给电子风扇供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中:
1、柴油机,2、蓄电池,3、DC-DC电源转换器,4、风扇继电器K1,5、保险丝,6、散热器,7、电子风扇,8、电容盒,9、控制器,10、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34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