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胎及带束层设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90954.2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8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陈雪梅;郑龙跃;刘帅;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20 | 分类号: | B60C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龚家骅 |
地址: | 26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带束层 设计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载重轮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轮胎其包括:胎冠、胎体和四层带束层,四层带束层设置在胎冠和胎体之间,四层带束层包括:设置于轮胎胎冠中部的1#带束层、2#带束层和3#带束层以及两个对称设置于轮胎肩部的零度带束层,其中,1#带束层、2#带束层和3#带束层在胎冠中部沿径向由胎体向胎冠方向依次贴合连接,零度带束层设置于3#带束层的轴向两端且与2#带束层压合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改善轮胎接地性能、滚阻性能以及耐久性能,且对耐边沟裂口性能无损有所改善的带束层设计结构,利用带束层型胶或者胶片的调整,调节零度带束位置硫化定型的伸张率,诣在使得零度带束位置硫化定型伸张率均匀化,优化轮胎胎冠充气膨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载重轮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胎及带束层设计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超载市场载重轮胎多采用3层带束层+零度缠绕的倍耐力带束层设计,该设计要求零度带束外端点和1#带束层边缘宽度一致,以便控制高气压条件下胎肩位置充气膨胀,限制轮胎使用过程中胎肩印痕长度增长,以便延长轮胎使用寿命。
为了与硫化定型时的胎胚外直径增长相匹配,零度缠绕多采用高伸长帘线,以便利用帘线本身的低应力伸长特性,使得轮胎可以在较低帘线张力下完成胎胚定型,减小胎里不平风险。
由于常规带束层贴合鼓是平面鼓,而轮胎模型行驶面具有一定弧度,胎冠高伸长帘线伸张是不均匀的,如为预防胎里不平问题,就需要控制胎冠靠冠中位置高伸长帘线伸张率,以便降低定型时冠中位置高伸长帘线张力,如此靠近胎肩位置的高伸长帘线伸张率不足,难以控制高气压条件下胎肩位置充气膨胀,使得零度带束胎肩位置行驶面出现不均匀充气膨胀,造成接地印痕压力分布不均匀,引起滚阻以及耐久性能的降低。且如果不均匀充气膨胀发生在肩部沟槽位置,则会促使沟槽底裂口增长速度加快,带来轮胎耐边沟裂口性能的降低。
使用零度单丝缠绕并配合曲面带束层贴合鼓,虽然可以控制轮胎冠部充气不均匀变形问题,但上述方法需要对成型设备进行改造,且对模具胎冠弧线设计有要求,难以进行推广。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轮胎,该带束层设计由1#带束层、2#带束层、3#带束层以及零度带束层组成,以解决零度带束胎肩位置行驶面出现不均匀充气膨胀,造成接地印痕压力分布不均匀,引起滚阻以及耐久性能的降低的问题和轮胎耐边沟裂口性能的降低的问题。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轮胎,其包括:胎冠、胎体和四层带束层,四层带束层设置在胎冠和胎体之间,四层带束层包括:设置于轮胎胎冠中部的1#带束层、2#带束层和3#带束层以及两个对称设置于轮胎肩部的零度带束层,其中,1#带束层、2#带束层和3#带束层在胎冠中部沿径向由胎体向胎冠方向依次贴合连接,零度带束层设置于3#带束层的轴向两端且与2#带束层压合连接,本法发明用以改善轮胎接地性能、滚阻性能以及耐久性能和对耐边沟裂口性能,利用带束层型胶或者胶片的调整,调节零度带束位置硫化定型的伸张率,诣在使得零度带束位置硫化定型伸张率均匀化,优化轮胎胎冠充气膨胀。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2#带束层延伸到胎肩点到轮胎主帘布层的垂直线上,2#带束层外端点到1#带束层外端点的距离设为a,1#带束层外端点到零度带束内端点距离设为b,2#带束层外端点到零度带束外端点距离设为c,零度带束层宽度设为d,其中,20mm≤a≤25mm,8mm≤c≤12mm,25mm≤d≤34mm,b和d的比值满足:0.5≤b/d≤0.66,该带束层设计可在不改造成型设备的情况下,使得零度带束位置硫化定型的伸张率均匀化,优化轮胎冠部充气膨胀,进而改善轮胎接地性能、滚阻性能以及耐久性能,且对耐边沟裂口性能有所改善。同时也增大了轮胎设计的自由度。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1#带束层贴合设置于所述胎体上,且与所述胎体之间设置有主帘布层,所述2#带束层贴合于所述1#带束层上端面,且所述2#带束层的宽度大于所述1#带束层的宽度,所述3#带束层设置于所述2#带束层上,所述3#带束层的宽度小于所述3#带束层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09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室棚的自动通风装置及温室棚
- 下一篇:一种进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