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交流漏电流传感器的同段母线寄生回路在线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90305.2 | 申请日: | 2020-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9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温才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梧州局 |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华强 |
| 地址: | 54300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交流 漏电 流传 母线 寄生 回路 在线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交流漏电流传感器的同段母线寄生回路在线监测装置,属于寄生回路监测技术领域,基于交流漏电流传感器的同段母线寄生回路在线监测装置,本发明可以实现有效兼顾同段母线寄生回路在线监测要求和高灵敏度的绝缘监测要求,通过采用带方向的交流漏电流传感器,使得波形幅值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判断流程得以实现,可有效提高寄生回路判断准确度,通过对启动时刻的标记大大缩小了计算量,简化软件判断计算量,进一步提高寄生回路判断准确度,并且,本发明还进行了寄生回路复核,大大降低了由于受到干扰影响而产生的误告警频率,解决了现有寄生回路判断方法中因干扰信号导致误告警频发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寄生回路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基于交流漏电流传感器的同段母线寄生回路在线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直流系统的安全运行是变电站保护及控制系统的保障,是继电保护设备能够发挥正常作用的生命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直流系统中的一个重大隐患便是寄生回路。
寄生回路的危害程度是非常大的,轻则使设备运行处于不正常工作状态,为运行人员提供错误信息,从而对正常运行操作和故障处理带来困难;重则引起继电保护误动或拒动,酿成大面积停电事故甚至设备损坏。寄生回路产生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有回路设计不合理,或实际设备与二次回路不配套,或施工不规范以及设备内部问题等多方面原因。正因为寄生回路原因相当复杂,往往无法单纯用正常的整组试验方法发现。
现在的寄生回路检查方法还是要依靠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继保原理对回路进行检查,再考虑到变电站不可能随时随地停电,排查的过程就会变得非常的复杂。据调查统计,在某市输变电公司下属的80余座变电站中,存在不同类型寄生回路的就有18个,根据电源的不同,可以把寄生回路分为两种:同电源和不同电源。
现有的绝缘监测装置由于依靠母线对地电压变化量作为启动量,而同段母线寄生回路发生时,母线对地电压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因此现有的绝缘监测装置无法有效检测同段母线之间的寄生回路。而依靠现有的验收方法,不足以找出所有的寄生回路,目前同一套直流系统内发生的寄生回路故障主要有3种类型,如下所述:
一、正极寄生回路:如说明书附图3所示,电流互感器CT1总的差流为:
二、负极寄生回路:如说明书附图4所示,电流互感器CT1总的差流为:
三、两极寄生回路:如说明书附图5和附图6所示。
传统的寄生回路的检测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一、直流拉偏法:
在确定某一变电站直流系统是否接地时,可以采用直流拉偏的方法查找不同电源之间的寄生回路。此种方法就是在检查两组直流系统的绝缘电阻在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在“一段”直流系统负对地接一10K电阻,这时测量“一段”直流母线负对地电压,同时测量“二段”母线负对地电压,如果“二段”母线负对地电压维持原电压不变,则二组直流系统不存在寄生回路。如果二段直流母线负对地电压同时下降,且负对地电压与“一段”母线负对地电压相等或相近,则二组直流系统存在寄生回路。这种方法只能确定异电源的直流系统母线是否存在寄生回路,而不能确定寄生回路的准确位置,且此方法只能用于异电源直流系统的寄生回路查找。
二、直流钳形电流表法:
在确定直流系统存在寄生回路时,要确定其准确位置,需要用到直流钳形电流表测电源正负极差流的方法。若某一回路存在寄生回路时,正极流出和负极流入的电流就会存在差流,由钳形电流表的指示即可查找到寄生回路存在的准确位置。此方法的缺点在于,现在的钳形电流表的分辨率大于2mA,当寄生回路中间串有大电阻时,寄生回路的电流将小于2mA,此时就不能查找到寄生回路所在的位置,且此方法需要工作人员对所有回路进行逐一检查,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
三、直接拉路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梧州局,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梧州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03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泵转子成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压水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