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在水中工作的智能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90010.5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1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世卓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何国强 |
地址: | 10007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中 工作 智能 电路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在水中工作的智能电路板,包括金属屏蔽罩、铜片、控制芯片、电源管理芯片、连线和模块功能芯片,所述金属屏蔽罩接地,所述金属屏蔽罩内侧设置有铜片,所述铜片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本发明能够在检测到内部异常时自动备份数据来保护数据,它还可以在水中浸泡时正常运行并且不会损坏。当发生意外导致电路板某个模块的结构损坏后,它会自动断电保护该模块以防它的进一步损坏,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备份数据,使用本发明设计的电路板及使用它制作出的产品易于维修,尤其适用于手机防水,物联网设备防水,机器人防水等领域,能在水中工作,能在检测到内部异常后自动备份数据,包括在本地备份和在云端备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在水中工作的智能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数据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现有的数据定期备份及保护技术能够定期备份数据,并且控制专用数据(包括隐私和机密)不会泄露出去,但是,对于突然起来的异常情况,尤其是个人计算机或者智能手机产品,在发生诸如跌落或者进水等意外情况下,往往会丢失未保存在外存(仍在易失性内存RAM)中的数据。
目前,在手机和物联网设备上,几乎都有防水设计,这些设备多采用在外壳连接部位安装防水胶的设计,但是这种设计有两种缺陷:
第一、不便于拆卸维修;
第二、一旦防水胶损坏或者外壳变形破损,再次泡水时内部电路板就会进水,然后电路板就可能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永久性损坏,还有可能造成数据丢失。
一些公司采用电路板防水胶涂抹方法,这样可以实现对电路板上大部分零件的防水保护,但缺点是接口处进水会发生电极的电化学腐蚀,易损坏接口,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该接口所连接的零件短路烧毁,电路板涂了防水胶后,对于电路板维修,增加了除胶工艺,增大了难度,如果把接口处也涂上防水胶,维修难度更是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当发生意外时数据易丢失、电路板防水性能差、使用现有方案制作出的电路板制造成产品后难维修等问题,提供一种能在水中工作的智能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该能在水中工作的智能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提供的电路板设计方案可以在水中正常工作,并且能在其检测到内部异常时立刻将内存中的数据dump到外存,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上传本地数据至云端服务器以进行备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在水中工作的智能电路板的制作方法,所述智能电路板包括金属屏蔽罩、铜片、控制芯片、电源管理芯片、连线和模块功能芯片,所述金属屏蔽罩接地,所述金属屏蔽罩内侧设置有铜片,所述铜片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铜片与电源管理芯片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与模块功能芯片电性连接,所述模块功能芯片上端一侧设置有连线;
所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按照各个零件的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布线,电路板有两个模块,在模块区域边缘部署金属屏蔽罩,并使金属屏蔽罩接地,在金属屏蔽罩的内侧部署检测液体的铜片,铜片和电源管理芯片相连并由电源管理芯片供电,铜片还和控制芯片相连,电源管理芯片与控制芯片相连,电源管理芯片与模块功能芯片相连,金属屏蔽罩和铜片的间距、铜片和电源管理芯片之间的电阻值、电源管理芯片输出的检测电压均可调整;
步骤二、当金属屏蔽罩被破坏后水进入到铜片时或者金属屏蔽罩发生形变与铜片接触时,铜片的对地电位会降低,引发控制芯片的中断,随后控制芯片控制电源管理芯片断电以防进一步的损坏;
步骤三、若金属屏蔽罩结构被破坏的模块并非中央处理模块,则该模块中的控制芯片还会将异常信息通报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会立刻进行数据备份,生成内存dump并存入外存中,并尝试与通讯模块协作以便将本地数据上传云端以进行备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世卓,未经张世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900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