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质垃圾一体化处理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89945.1 | 申请日: | 2020-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8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涛;陈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延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郭小丽 |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质 垃圾 一体化 处理 设备 | ||
一种有机质垃圾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提升上料,提升上料之后的分拣装置、分拣之后的破碎装置、破碎装置之后的水洗去油盐装置、水洗去油盐之后的脱水装置、脱水之后的生化发酵装置等,在脱水装置筒体的侧边设置有使有机质垃圾输出的出料口,脱水装置的出料口与生化发酵装置的仓体的端部相连通。本发明采用侧出料的脱水装置和一体化框架,减小了脱水装置安装空间,使原本安装脱水装置的空间可以用于安装水洗滚筒筛等,并使总体结构更加紧凑,做到了一体化更方便运输安装;水洗滚筒筛的有效水洗,去除了有机质垃圾中过多的油脂及盐份,加快了进入生化发酵装置仓体内物料的发酵速度,从而降低能耗节约了能源;曝气装置加速了物料生化发酵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质垃圾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质垃圾一体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有机质垃圾一体化处理设备,一般包括分拣、破碎、脱水等预处理工序和生化发酵等两道大的工序,有机质垃圾在生化发酵仓内完成发酵后导出到田地作为肥料使用。但现有技术的一体化处理设备中,脱水机的出料方式是物料从脱水机筒体直径的尾端直接流出到生化发酵仓的仓体内,生化发酵仓仓体的下半部分一般是半圆型的长筒状结构上半部分则直接在半圆型直径处向上延伸成长方体结构,现状是脱水机的尾端直接从生化发酵仓仓体的正面深入到仓体内。而脱水机要达到好的脱水效果,脱水机机体自身倾角需越小越好,最大情况下脱水机与地平面的倾角不能超过30度,否则难以实现有效脱水;脱水机前端还设置有分拣和破碎等预处理设备,采用上述方式导致的即是由脱水机等组成的预处理设备与生化发酵设备两者形成了L型的臃肿的总体结构,该L型总体结构占地面积大,且没有车体较宽可以直接运输的车辆,即便有此类运输车辆运输价格也畸高,所以大多情况下由脱水机等组成的预处理设备与生化发酵装置只能是到现场后再行各种对正和套接安装调试等工作,而各安装工地现场情况也千差万别,现场安装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也给现场人员带来了各种不便。
另现有的有机质垃圾一体化处理设备,没有除油除盐设备,导致从脱水机进入到生化发酵仓仓体内的物料油盐含量过高,不利于物料在仓体内的充分生化发酵;且生化发酵仓仓体内物料过多时,因没有足够的氧气补充而导致生化发酵不完全从而延长了生化发酵时间,也增大了能耗和垃圾处理成本,浪费了资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质垃圾一体化处理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有机质垃圾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对有机质垃圾进行破碎的破碎装置,用于将破碎之后的有机质垃圾中的水分脱出的脱水装置,用于将脱水之后的有机质垃圾进行生化发酵处理的生化发酵装置。
脱水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有机质垃圾并使其内的有机质垃圾脱去水分的筒体,生化发酵装置包括盛放有机质垃圾并使有机质垃圾在其内生化发酵的仓体;所述脱水装置的筒体的侧边设置有使有机质垃圾输出的出料口,脱水装置的出料口与生化发酵装置的仓体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脱水装置的出料口与生化发酵装置仓体的端部直接连通。
本发明中的脱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筒体内沿筒体中心转动的转动轴,转动轴上设置有边脱水边输送物料的螺旋叶片,筒体的尾端设置有将经过脱水的物料输出的出料口,出料口设置在筒体的侧边;出料口是与转动轴或筒体呈一定角度的沿物料流出方向开口逐渐变大的喇叭形状的开口;在转动轴上位于出料口处的另一侧还设置有一反向螺旋,反向螺旋与螺旋叶片分别位于出料口的两侧且旋向相反;螺旋叶片的尾端还设置有一与转动轴轴向方向一致的用于使筒体内转动轴上的物料退出的侧向退料螺旋,侧向退料螺旋正对出料口,侧向退料螺旋的两端分别连接螺旋叶片和反向螺旋,侧向退料螺旋与螺旋叶片无缝连接;本发明中的脱水装置的出料口设置在侧边从而保证侧向出料,采用侧出支管设计,密封良好;出料口采用喇叭口设计,方便出料压力释放,不易堵料;设置了侧向退料螺旋用于退料,反向螺旋用于反向挤出物料,从而保证侧方出料顺利。本发明中的出料口端部还设置有用于与外部其他设备相连接的法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延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延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99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量子伪随机数生成方法及生成系统
- 下一篇:一种账号识别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