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9653.8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5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白少伟;胡拓;潘俊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荣禹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18;C02F101/22;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废水处理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对含氰电镀铬废水进行前处理;S2.将废水进水至调节池中,调节废水的pH值;S3.将废水进水至芬顿反应池,向芬顿反应池中加入FeSO4,反应15min后加入浓度为25%的H2O2溶液后进行氧化分解反应;S4.将废水进水至絮凝池一中,对废水进行第一次絮凝处理;S5.将废水进水至还原池,通过加药系统向还原池中加入还原剂反应50~70min;S6.将废水进水至絮凝池二中,对废水进行第二次絮凝处理;S7.将废水进水至沉淀池,静置除沉;S8.对上清液进行过滤处理,过滤液检测达标直接排放。本申请具有改善含氰电镀铬废水处理工序繁琐、除杂效率不高的缺陷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电镀膜具有防止金属氧化的作用,还可提高金属的耐磨、导电、反光、抗腐蚀等性能。电镀的过程中会产生电镀废水,电镀废水的来源一般为:1、镀件清洗水;2、废电镀液;3、其他废水,包括冲刷车间地面,刷洗极板洗水,通风设备冷凝水,以及由于镀槽渗漏或操作管理不当造成的“跑、冒、滴、漏”的各种槽液和排水;4、设备冷却水。电镀废水的水质、水量与电镀生产的工艺条件、生产负荷、操作管理与用水方式等因素有关。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成分复杂,通常需要根据电镀材料得知其中的重金属成分,如电镀铬废水中通常含有六价铬、氰化物与少量的镍离子等。
工业上处理含氰废水以及电镀铬废水时通常将两者分开处理后再混合,但是对于本身既含有氰化物又含有六价铬的含氰电镀铬废水的处理工序繁琐,且除杂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含氰电镀铬废水处理工序繁琐、除杂效率不高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工艺。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S1.对含氰电镀铬废水进行前处理,依次将废水进水至除油池与过滤池,以除去废水中的浮油与杂质;
S2.将废水进水至调节池中,通过加药系统向调节池中加入稀H2SO4溶液调节废水的pH值;
S3.将废水进水至芬顿反应池,通过加药系统向芬顿反应池中加入FeSO4,反应15min后加入浓度为25%的H2O2溶液,废水在芬顿反应池中停留时间为40~60min;
S4.将废水进水至絮凝池一中,通过加药系统向絮凝池一中加入絮凝剂一,搅拌形成絮凝体,并将絮凝体过滤除去;
S5.将废水进水至还原池,通过加药系统向还原池中加入还原剂,反应50~70min;
S6.将废水进水至絮凝池二,通过加药系统向絮凝池二中加入Ca(OH)2溶液或NaOH溶液调节废水的pH值,再加入絮凝剂二,搅拌形成絮凝体;
S7.将废水进水至沉淀池,静置直至絮凝体沉淀至沉淀池的下部,并与位于沉淀池上部的上清液之间形成清晰的边界,絮凝体回收至污泥处理系统;
S8.将上清液依次通过筛网过滤器、砂滤器以及活性炭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物回收至污泥处理系统与絮凝体一同被压缩为滤饼后外运,过滤液检测达标直接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荣禹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荣禹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96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