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定量判识煤体结构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788628.8 申请日: 2020-08-07
公开(公告)号: CN111932389A 公开(公告)日: 2020-11-13
发明(设计)人: 杨兆彪;张争光;秦勇;游振江;赵俊龙;李庚;曹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矿业大学
主分类号: G06Q50/02 分类号: G06Q50/02;G06K9/62;G06F17/18
代理公司: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代理人: 胡定华
地址: 22100***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地球物理 测井 技术 定量 判识煤体 结构 方法
【说明书】:

一种利用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定量判识煤体结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进行数据准备,将煤层的GR、DT、CNL、DEN数据提取出来,并进行单位统一换算;剔除煤中矸石数据点;数据归一化处理,消除测井数据之间的量纲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处理数据;根据归一化和主成分分析法处理后的数据,建立煤体结构得分系数方程;结合钻井取芯样品,确定不同煤体结构得分,并建立煤体结构判识模板。本发明所采用的参数和分析方法更准确,避免了LLD、CAL在煤体结构判识过程中存在的失误和人为判识存在的主观误差,能够完整、准确的判识煤体结构特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岩地球物理测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定量判识煤体结构的方法。

背景技术

煤体结构是煤储层受构造破坏程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对煤储层的孔隙结构、吸附解吸能力、渗透率和力学参数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精确判识开发煤层的煤体结构,对煤层气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常用的煤体结构判识方法可分为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直接方法包括现场钻孔岩心编录和井下煤层观察,间接方法可通过构造演化历史来分析,或者利用三维地震勘探和常规测井数据解释煤体结构(傅学海等,2003;Peng和Gao,2005;Teng et al.,2015;Ren et al.,2019;Zhao et al.,2020)。在钻井取芯过程中,由于构造煤体松软,导致采取率低,难以进行煤体结构的有效描述(傅学海等,2003)。另一方面取芯成本和地震勘探测试费用昂贵(李存磊等,2020),因此地球物理测井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煤体结构判识。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测井曲线的局限性,很难用单条曲线判识煤体结构,因此电阻率测井、声波测井、中子测井、自然伽马测井、密度测井和井径测井经常被用来共同表征煤体结构。部分学者研究发现,随着破坏程度的增加,测井曲线中GR和DEN值逐渐降低,而DT、CAL、LLD和CNL值逐渐增加(Teng et al.,2015;Hou et al.,2017;Wang et al.,2018;Ren et al.,2019;Zhao et al.,2020)。陈跃等(2013)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韩城区块的测井曲线和取芯数据时,发现随着煤体破碎程度的增高,电阻率逐渐降低。孟召平等(2015)和陶传奇等(2017)在研究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时也发现了相同的规律。这表明煤储层电阻率影响因素复杂,煤体结构并非是影响电阻率的主控因素,不能作为评价煤体结构的指标。另外,煤层是破碎性易坍塌岩体,井壁极易失稳。煤层扩径不仅与煤体结构有关,更与钻井技术密切相关(吕开河等,2006;Hou et al.,2017),因此井径曲线也无法有效判识煤体结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避免LLD、CAL在煤体结构判识过程中存在的失误和人为判识存在的主观误差,本发明选区了GR、DEN、DT、CNL等4条测井曲线,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老厂区块煤体结构的地球物理判识模板,提出一种利用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定量判识煤体结构的方法,以实现对煤层气的高效开发。

一种利用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定量判识煤体结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进行数据准备,将煤层的GR、DT、CNL、DEN数据提取出来,并进行单位统一换算;

步骤2,剔除煤中矸石数据点;

步骤3,数据归一化处理,消除测井数据之间的量纲影响;

步骤4,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处理数据;

步骤5,根据归一化和主成分分析法处理后的数据,建立煤体结构得分系数方程;

步骤6,结合钻井取芯样品,确定不同煤体结构得分,并建立煤体结构判识模板。

进一步地,步骤2中,煤层存在边界效应和夹矸,剔除煤层顶板、底板和夹矸数据点。

进一步地,步骤3中,归一化处理公式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86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