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热泵热水器的节能速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88504.X | 申请日: | 2020-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4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勇;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巢湖宜安云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9/1809 | 分类号: | F24H9/1809;F24H9/00;F24H9/20;F24H15/414;F24H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陈建 |
| 地址: | 238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热水器 节能 速热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泵热水器的节能速热器,包括底座以及底座上方设置的套筒,所述底座顶端开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顶端固定安装有储水柱,所述储水柱顶端固定安装有换热器,所述储水柱外侧套设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底端与储水腔相连通,所述换热器顶端安装有控制盒,所述储水腔以及储水柱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导水管。本发明中,由于采用环形绕接隔离结构,实现了通过加热管对于热水进行保温,同时与储水柱内腔进行隔离使用,又由于采用可拆式废水处理结构,实现了通过储水盒将废水进行排除,同时由于采用加热管辅助结构结构,实现了换热器效率不足时可通过加热管辅助加热,且同时与换热器共同工作使用,增加加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泵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热泵热水器的节能速热器。
背景技术
空气能热水器,也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把空气中的低温热量吸收进来,经过氟介质气化,然后通过压缩机压缩后增压升温,再通过换热器转化给水加热,压缩后的高温热能以此来加热水温。
热泵热水器在现代逐渐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热泵热水器在使用时往往会出现以下的一些不足之处,热泵热水器使用时往往会出现高峰使用热水供应速度不足,从而需要通过外设热水器进行辅助加热使用,然而实际使用时辅助加热热水器效率较低,与原本热泵热水器使用时相互独立,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实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热泵热水器的节能速热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热泵热水器的节能速热器,包括底座以及底座上方设置的套筒,所述底座顶端开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顶端固定安装有储水柱,所述储水柱顶端固定安装有换热器,所述储水柱外侧套设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底端与储水腔相连通,所述换热器顶端安装有控制盒,所述储水腔以及储水柱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导水管。
其中,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储水盒。
其中,所述底座外侧开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底端与储水盒顶端开口处相连通。
其中,所述储水盒侧壁开设有拉槽,所述底座顶端开设有凸台,所述套筒底端开口处与凸台间隙配合。
其中,所述导水槽上方开口处与储水腔侧壁相连通。
其中,所述凸台上开设有支卡,所述支卡与套筒底端开口处抵接。
其中,所述加热管顶端连通有连管,所述连管远离加热管的一端与换热器输入端相连通。
其中,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及中央控制电路板,所述温度传感器以及加热管均与中央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采用环形绕接隔离结构,由于采用了加热管与储水柱之间的绕接,以及换热器通过连管与加热管之间的连通,实现了换热器将换热加热后的热水输出到加热管内,从而实现了通过加热管对于热水进行保温,同时与储水柱内腔进行隔离使用。
2、本发明中,采用可拆式废水处理结构,由于采用了导水槽顶端开口处与储水腔侧壁相连通,以及导水槽底端与储水盒顶端开口处的连通,实现了储水柱以及套筒内腔凝结水通过导水槽流入储水盒中,又由于采用了储水盒与滑槽之间的滑动连接,实现了通过储水盒将废水进行排除。
3、本发明中,采用加热管辅助结构结构,由于采用了储水柱以及储水腔上连通的两个导水管,以及储水柱与换热器之间的连通,实现了通过导水管向储水柱内进水后,又由于采用了换热器进行加热,实现了通过中央控制电路板控制加热管进行加热,从而实现了换热器效率不足时可通过加热管辅助加热,且同时与换热器共同工作使用,增加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巢湖宜安云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巢湖宜安云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85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继的路由方法和通信节点
- 下一篇:新能源电机壳体热压装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