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AR技术地下管线识别和警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88351.9 | 申请日: | 2020-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4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孙孝华;鲁照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王益西 |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ar 技术 地下 管线 识别 警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AR技术地下管线识别和警示方法,属于地下开挖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步骤为:步骤一,应用BIM技术参照地下管线图纸建立市政管线三维模型;步骤二,将市政管线三维模型导入到基于GIS数据的地理信息云平台中,并在平台中对模型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正确;步骤三,利用设备自带的GPS定位系统上传位置给地理信息云平台,调取该位置对应的三维模型与现实环境相结合;步骤四,利用AR识别施工区域内地下预埋的管线情况,并进行亮显警示,进行地下开挖时有效避开。本发明提升对真实环境感知和交互的体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管线探查方法不够直观或要求较高的缺点,是未来发展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开挖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AR技术地下管线识别和警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地下管线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构成状况越来越复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下管网分布不清,给城镇建设与改造以及管线的使用与维护带来很多的困难,引发了许多管线损坏、人员伤亡、停水停电等重大事故。传统的城市建设在空间规划上大体都停留在二维平面,远达不到智慧化要求,三维空间的有效感知与实景可视化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抓手,也是发展新型智慧城市的关键内容,随着新型测绘、模拟仿真、深度学习等技术的成熟运用,在数字空间构建一一映射的数字孪生城市。除了三维视觉表现,还承载了城市要素的属性信息,将城市三维模型从可视化阶段真正引入城市计算领域,实现挖掘、统计、分析、决策,物理城市的数字表达经历了从最初的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到全要素结构化的发展历程。而现有技术尚未实施,急需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AR技术地下管线识别和警示方法,该方法未来发展前景可观,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AR技术地下管线识别和警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应用BIM技术参照地下管线图纸建立市政管线三维模型;
步骤二,将市政管线三维模型导入到基于GIS数据的地理信息云平台中,并在平台中对模型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正确;
步骤三,利用设备自带的GPS定位系统上传位置给地理信息云平台,调取该位置对应的三维模型与现实环境相结合;
步骤四,利用AR识别施工区域内地下预埋的管线情况,并进行亮显警示,进行地下开挖时有效避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BIM+AR技术地下管线识别和警示方法,运用BIM+AR技术,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定位系统,建立一个城市信息模型,进行地下开挖施工前采用主动或被动触发的方式及时发现工程及周边建筑物、管线隐患,预防事故发生,实现从被动监控向主动监控的转变。提升对真实环境感知和交互的体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管线探查方法不够直观或要求较高的缺点,是未来发展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BIM+AR技术地下管线识别和警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应用BIM技术参照地下管线图纸建立市政管线三维模型;
步骤二,将市政管线三维模型导入到基于GIS数据的地理信息云平台中,并在平台中对模型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正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83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漆包线拉丝机的拉丝机构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舱红外检测行走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