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质环境下边坡锚固质量检测机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7991.8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9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巩建波;丁文举;胡佳富;刘宇;邓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高俊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质 环境 下边 锚固 质量 检测 机构 方法 | ||
1.地质环境下边坡锚固质量检测机构,包括机构架及安装在机构架上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架包括底座(2)、侧架(3)及顶架(4);
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用于与岩体(1)上预埋件(8)固定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侧架(3)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加载装置(6),所述顶架(4)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加载装置(5),所述第一加载装置(5)用于为锚固系统提供拉拔力,所述第二加载装置(6)用于为锚固系统提供振动载荷;
所述第二加载装置(6)的数量与第一加载装置(5)的数量相等,且任意一个第二加载装置(6)均与一个第一加载装置(5)形成一个加载工作组,各加载工作组均对应一根锚杆或锚索:第二加载装置(6)用于为该锚杆或锚索提供拉拔力,第一加载装置(5)用于为该锚杆或锚索提供振动载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环境下边坡锚固质量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载装置(6)包括作为振动载荷动力源的振动电机(63),所述第一加载装置(5)包括作为拉拔力动力源的油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质环境下边坡锚固质量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载装置(6)还包括箍环(61)及连接臂(62),所述连接臂(62)的两端中,其中一端通过铰接轴与箍环(61)铰接连接,另一端通过另一铰接轴与振动电机(63)的输出端铰接连接,且两铰接轴的轴线平行,任意铰接轴的轴线均与箍环(61)的轴线垂直,振动电机(63)与侧架(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质环境下边坡锚固质量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环(61)包括两个通过螺栓连接的箍体半环(64),各箍体半环(64)均匹配有一个呈半环状的减磨环(66),在两箍体半环(64)合拢围成箍环(61)后,两减磨环(66)夹持在箍环(61)的箍体空间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质环境下边坡锚固质量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磨环(66)均为与箍体半环(64)可拆卸连接的铜质半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质环境下边坡锚固质量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箍体半环(64)上均设置有沿着箍体半环(64)周向方向延伸,且与箍体半环(64)同轴的环槽(67),所述减磨环(66)通过嵌入所述环槽(67)中与箍体半环(64)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质环境下边坡锚固质量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载装置(5)通过螺栓连接在顶架(4)上:所述顶架(4)上设置有呈条形的第一螺栓孔(41),还包括与第一加载装置(5)固定连接的底板(43),所述底板(43)上设置有呈条形的第二螺栓孔(42),所述第一螺栓孔(41)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螺栓孔(42)的长度方向垂直,底板(43)通过分别穿过第一螺栓孔(41)和第二螺栓孔(42)的连接螺栓与顶架(4)形成螺栓连接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质环境下边坡锚固质量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4)为包括多条横条(44)的桁架结构,所述横条(44)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布,所述底板(43)的两端支撑于相邻的两横条(44)上,且底板(43)的各侧均设置有第二螺栓孔(42),各横条(44)上均设置有第一螺栓孔(41),各第二螺栓孔(42)均与对应两横条(44)上的第一螺栓孔(41)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地质环境下边坡锚固质量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各螺栓均匹配有防松垫片,还包括用于垫设在底座(2)与岩体(1)之间的垫块(7)。
10.地质环境下边坡锚固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机构,对锚固于岩体(1)上的锚杆或锚索进行锚固质量检测,包括顺序进行的以下步骤:
S1、利用锚固在岩体(1)上的预埋件(8),完成检测机构上底座(2)与岩体(1)的连接;
S2、启动第一加载装置(5),完成对锚杆或锚索的张拉;启动第二加载装置(5),为锚杆或锚索施加振动载荷;
S3、完成锚杆或锚索在张拉载荷和振动载荷并存情况下的锚固质量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799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