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腕表式通讯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86704.1 | 申请日: | 2020-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3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才;王建伟;竹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3827 | 分类号: | H04B1/3827;H04B1/3888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张晓薇 |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腕表式 通讯 终端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腕表式通讯终端。本申请通过将柔性钢片和沿着既定轨道活动的竹节结构组装起来,当需要穿戴时,将通讯终端本体与佩戴装置对位后进行按压,实现通讯终端本体与佩戴装置的连接。竹节结构即可在既定轨迹空间内弯折配合佩戴装置的环形大小。另外,将通讯终端本体在佩戴装置上取下使用时,通过竹节结构的第一卡位部设为180°卡点,以避免通讯终端在达到180°时反向弯曲,从而保护通讯终端本体,进而提高通讯终端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腕表式通讯终端。
背景技术
通讯终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必备通讯工具之一。通讯终端屏幕尺寸被设计的越来越大,通讯终端的体积也越来越大,以至于携带非常不方便,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尤其是在特种作业、运动休闲(如跑步等)时,通讯终端的携带不便的问题始终困扰着用户。
目前采用将便携式通讯终端佩带在手腕上的方式通常为将便携式通讯终端通过连接装置与普通的手表带固定连接。如此,腕表式通讯终端的显示屏较小,使用不太方便。
亟需提供一种腕表式通讯终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腕表式通讯终端,通过可弯折的通讯终端结合佩戴装置以解决的腕表式通讯终端的显示屏较小而普通通讯终端不便携带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腕表式通讯终端,包括:佩戴装置,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连接器,以及通讯终端本体,在所述通讯终端本体的一表面上且与所述基座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器,所述通讯终端本体和所述佩戴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可拆卸式连接;其中,所述通讯终端本体具有竹节结构以使所述通讯终端本体可弯折,所述竹节结构的相邻的两个竹节通过一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竹节背离所述通讯终端本体的一侧。
进一步地,当所述通讯终端本体处于平铺状态时,相邻的两个所述竹节之间具有一缝隙,所述缝隙的宽度朝所述连接部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当所述通讯终端本体处于弯折状态时,相邻的两个所述竹节相互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竹节呈凹字形,所述竹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凹槽,设于所述第一卡位部和所述第二卡位部之间,所述凹槽的深度从所述第一卡位部至所述第二卡位部方向逐渐加深。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第二部以及第三部,其中所述第一部的一侧面与所述凹槽的底面相对应,所述第二部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卡位部的一表面,所述第三部的一表面抵接至所述第一卡位部的一端,所述第三部的相对另一表面承载于所述第一部的所述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终端本体的两端通过磁吸式连接至所述佩戴装置的第一连接区域和第二连接区域,所述第一连接区域和所述第二连接区域设于所述基座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终端本体还包括柔性面板,所述柔性面板贴附于所述竹节结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终端本体设有实体按键。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侧面设有一按钮,用于控制所述通讯终端本体和所述佩戴装置的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佩戴装置为软带或硬质的镯式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腕表式通讯终端,通过将柔性钢片和沿着既定轨道活动的竹节结构组装起来,当需要穿戴时,将通讯终端本体与佩戴装置对位后进行按压,实现通讯终端本体与佩戴装置的连接。竹节结构即可在既定轨迹空间内弯折配合佩戴装置的环形大小。另外,将通讯终端本体在佩戴装置上取下使用时,通过竹节结构的第一卡位部设为180°卡点,以避免通讯终端在达到180°时反向弯曲,从而保护通讯终端本体,进而提高通讯终端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未经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67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