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通标识逆反射系数快速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5873.3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5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朱东涛;胡以华;杨星;赵楠翔;顾有林;陈杰;王磊;邵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552 |
代理公司: |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专利中心 11215 | 代理人: | 刘光德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 标识 逆反 系数 快速 测量 装置 方法 | ||
1.一种交通标识逆反射系数测量装置,包括:
激光器,用于产生激光脉冲信号;
发射单元,与所述激光器连接,用于以一定入射角向逆反射目标发射具有预定入射光强度的所述激光脉冲信号;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逆反射目标反射所述激光脉冲信号形成的回波信号;
光电探测器,与所述接收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回波信号生成点云数据,该点云数据包括所述逆反射目标的检测点数据以及与各检测点分别对应的反射光强度;以及
控制单元,与所述激光器、光电探测器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包括第一接收单元和第二接收单元,所述光电探测器包括第一光电探测器和第二光电探测器,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与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以第一观测角接收逆反射目标反射所述激光脉冲信号形成的回波信号,获取第一点云数据;所述第二接收单元以不同于所述第一观测角的第二观测角接收逆反射目标反射所述激光脉冲信号形成的回波信号,获取第二点云数据;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入射角、入射光强度、第一观测角、第一点云数据、第二观测角以及第二点云数据确定逆反射目标的逆反射系数;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计算所述第一观测角、第二观测角测得的逆反射系数之间的差值,并比较该差值与一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判断逆反射目标的逆反射系数是否满足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标识逆反射系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图像采集单元,用于获取逆反射目标的包含颜色信息的图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标识逆反射系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激光器与所述发射单元之间的光纤扫描单元及光纤阵列,所述光纤扫描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标识逆反射系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收单元与所述光电探测器之间的光纤扫描单元及光纤阵列,所述光纤扫描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5.一种交通标识逆反射系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以预定入射角向逆反射目标发射具有预定入射光强度的激光脉冲信号;
以第一观测角接收逆反射目标反射所述激光脉冲信号形成的回波信号,获取第一点云数据,该第一点云数据包含第一反射光强度信息;
以不同于第一观测角的第二观测角接收逆反射目标反射所述激光脉冲信号形成的回波信号,获取第二点云数据,该第二点云数据包含第二反射光强度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入射角、入射光强度、第一观测角、第一反射光强度、第二观测角以及第二反射光强度确定逆反射目标的逆反射系数;
其中,计算所述第一观测角、第二观测角测得的逆反射系数之间的差值,并比较该差值与一阈值的大小关系,以判断逆反射目标的逆反射系数是否满足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通标识逆反射系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角、第一观测角、第二观测角由所述激光脉冲信号的发射单元、接收所述回波信号的第一接收单元以及第二接收单元相对所述逆反射目标的位置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通标识逆反射系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包含所述逆反射目标颜色信息的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通标识逆反射系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割所述图像的颜色区域,并将所述颜色区域对应到第一点云数据、第二点云数据的相应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交通标识逆反射系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为所述逆反射目标在上述入射角条件下,与所述第一观测角、第二观测角对应的最小正常逆反射系数之间的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58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