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刚性水驱油藏剩余油分布情况确定方法和采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4337.1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1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菲;龙卫江;张辉松;刘斌;李岩;李洪生;张金通;陈民波;曹辰;邵志芳;周继龙;秦玲;石璐;叶欢;杨瑞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E21B43/30;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吴敏;史萌杨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性 油藏 剩余 分布 情况 确定 方法 采油 | ||
本发明属于刚性水驱油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刚性水驱油藏剩余油分布情况确定方法和采油方法。获取刚性水驱油藏的边水体积,判断边水体积是否大于边水体积设定值:若边水体积大于边水体积阈值,则确定该刚性水驱油藏平面上存在剩余油;且边水体积越大,平面上的剩余油分布量越多。本发明经过研究以及模拟分析发现,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包括边水体积,比较边水体积与边水体积阈值,在边水体积大于边水体积阈值时可确定该刚性水驱油藏平面上存在剩余油,进而根据边水体积的大小,确定平面上的剩余油分布量的多少,以确定是否有开采的价值,从而有目的性地进行剩余油开采,提高刚性水驱油藏的储量动用率和最终采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刚性水驱油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刚性水驱油藏剩余油分布情况确定方法和采油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发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仅能开采出地下总储量的30%左右,这就意味着还有大量的石油仍然被残留在地下,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研究是目前石油行业的一项难题,是油田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
常用的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包括生产测井法、神经网络技术等,发现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包括层内夹层、沉积结构变化等。对于刚性水驱油藏,具有含油层位单一、油层厚度薄、储量规模小、边水能量强、高孔高渗的特点,由于其特殊的油藏特点导致开发过程中含水上升较快,经过历年的开发,产量历经短时间的稳产后出现大幅度降低的趋势,根据这些因素不再适用,均将导致剩余油分布特征不清,无法进行有效的剩余油开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刚性水驱油藏剩余油分布情况确定方法和采油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剩余油分布特征不清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油开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刚性水驱油藏的剩余油分布情况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刚性水驱油藏的边水体积,判断边水体积是否大于边水体积设定值:
若边水体积大于边水体积阈值,则确定该刚性水驱油藏平面上存在剩余油;且边水体积越大,平面上的剩余油分布量越多。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经过研究以及模拟分析发现,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包括边水体积,比较边水体积与边水体积阈值,在边水体积大于边水体积阈值时可确定该刚性水驱油藏平面上存在剩余油,进而根据边水体积的大小,确定平面上的剩余油分布量的多少,以确定是否有开采的价值,从而有目的性地进行剩余油开采,提高刚性水驱油藏的储量动用率和最终采收率。
进一步的,在确定该刚性水驱油藏平面上存在剩余油后,还进一步获取该刚性水驱油藏的采液速度以确定平面上的剩余油的分布量,采液速度越大,平面上的剩余油分布量越多。边水体积再结合采液速度确定剩余油的分布量,更加精确地确定剩余油的分布量。
进一步的,所述剩余油分布在油藏的砂体高部位及侧翼。确定剩余油的分布位置,可有目的性地去开采剩余油。
进一步的,还包括获取该刚性水驱油藏纵向上的渗透率韵律以确定该刚性水驱油藏纵向上是否存在剩余油的步骤:根据该刚性水驱油藏纵向上的渗透率韵律,确定突进系数;判断突进系数是否大于突进系数阈值:若突进系数大于等于突进系数阈值,则确定该刚性水驱油藏纵向上存在剩余油。通过渗透率韵律确定突进系数,从而可确定纵向上是否存在剩余油,以确定是否有继续开采的价值。
进一步的,所述边水体积阈值为50倍的油区体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刚性水驱油藏的采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刚性水驱油藏的边水体积,根据边水体积确定该刚性水驱油藏在平面上剩余油分布量:若边水体积大于边水体积设定值,则确定该刚性水驱油藏平面上存在剩余油,所述剩余油分布在油藏的砂体高部位及侧翼,且边水体积越大,平面上的剩余油分布量越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43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多用瓦楞纸纸箱
- 下一篇:一种微波感应式电力安全告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