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驱动的城市精准深度画像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83181.5 | 申请日: | 2020-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0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盛浩;刘洋;张洋;吕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6/25 | 分类号: | G06F16/25;G06F16/248;G06F16/28;G06F16/24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张乾桢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驱动 城市 精准 深度 画像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数据驱动的城市精准深度画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加载与预处理模块、多维度数据呈现模块、模型与关系维护模块、数据融合实验室模块和跨系统画像模块;
所述数据加载与预处理模块,实现数据加载与预处理的功能;所述数据加载是导入外界的各类异构数据,形成多个数据集;所述各类异构数据包括交通类、销售类、天气情况、微博、云词热点和POI数据;以数据集的名称作为表名,数据集的字段作为表的属性,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并存入数据库中,形成整体性的数据关联,其中交通类数据包括一卡通出发数据、一卡通到达数据、共享单车出发数据、共享单车到达数据、网约车出发数据、网约车到达数据;所述预处理包括新建、编辑和删除数据集;对已有数据集里的数据进行查询过滤和加工编辑;所述加工编辑是指对初始数据进行清洗加工和数据运算;预处理后的各类数据提供给多维度数据呈现模块、模型与关系维护模块;
所述多维度数据呈现模块,实现以图表呈现已加载的数据集,并对数据集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多维度呈现;基于数据加载与预处理模块、模型与关系维护模块获取的数据,先将数据特征进行多维度提取并形成新的数据特征,再针对提取后形成的数据特征进行数学计算项运算,将运算后的数据进行图形化呈现,最后根据呈现效果判断是否进行数据状态的保存;所述数据多维度提取功能包括:数据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多元语义维度;所述数学计算项包括求和、平均、最大值和最小值;所述图形化呈现包括:折线图、柱状图、饼图、漏斗图、地图;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呈现之后,根据呈现效果判断是否进行数据状态的保存;得到数据后并进一步为模型与关系维护模块以及数据融合实验室模块提供数据来源;
所述模型与关系维护模块,用于从数据加载与预处理模块和多维度数据呈现模块中所获取数据,对数据进行业务领域的划分,并将划分后的不同业务领域的数据,根据实际业务建立数据联系,并存储至数据库;所述业务领域的划分功能包括:将数据进行业务领域的划分,划分类别包括:工业、交通与邮政、公共服务、出行数据模型,并对每个类别命名对应的模型名称、模型描述,领域名称、领域描述;所述建立数据联系功能包括:将不同领域的数据根据各自特定的数据特征,包括时间范围、空间范围或者语义逻辑进行数据挖掘,并建立数据关联,形成结构化数据;得到结构化数据后以利于更有针对性的对数据融合实验室模块提供数据;
所述数据融合实验室模块,从模型与关系维护模块和多维度数据呈现模块中所获取数据,并对获取的各种数据过滤清洗,再进一步对过滤清洗后的数据进行特征融合形成新的融合数据,从而为后续的应用和管理提供支持,并将新的融合数据存储至数据库;所述数据过滤清洗功能包括:发现并纠正数据中可识别的错误,检查数据一致性,处理无效值和缺失值;所述数据特征融合功能包括:将数据进行特征融合,特征包括目标的方向、速度、交通流量,然后对特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来理解数据集之间的深层管理;并为跨系统画像模块提供数据;
所述跨系统画像模块,利用数据融合实验室模块的实验结果和数据加载与预处理模块导入的交通数据,作为跨系统画像模块各个子画像的数据来源;先选择相应的交通数据,再根据交通数据,提炼出以下统计类数据,数据统计区间为一周内7天时间,每天按24小时进行统计形成不同的统计数据;再基于统计数据抽取轨迹与速度信息、基于POI数据获取城市功能描述,构建拥堵指数以及定量地反映某区域当前速度情况;所述交通数据包括:一卡通出发数据、一卡通到达数据、共享单车出发数据、共享单车到达数据、网约车出发数据、网约车到达数据;一卡通出发数据、一卡通到达数据、共享单车出发数据、共享单车到达数据、网约车出发数据、网约车到达数据;所述各个子画像包括:一卡通出发画像、一卡通到达画像、共享单车出发画像、共享单车到达画像、网约车出发画像、网约车到达画像;所述统计数据包括:按行政区域统计出发或到达的总体流量、平均流量、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318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