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加工用循环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2005.X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0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素平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工用 循环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循环冷却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模具加工用循环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和模具,所述壳体的顶端与模具的底端固定连接,且壳体的右端内侧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壳体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定滑轮,所述定滑轮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底端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放置箱的底端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入气管,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支管、扇齿轮和齿条环实现了对模具底端的均匀冷却,同时利用水泵的往复运动均匀的向模具底端喷水,保证了冷却效率,这种设计构思新颖,设计科学,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市场前景,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循环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加工用循环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冷却水是指通过换热器交换热量或直接接触换热方式来交换介质热量并经冷却塔凉水后,循环使用,以节约水资源,循环水的冷却是通过水与空气接触,由蒸发散热、接触散热和辐射散热三个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一种模具加工用循环冷却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部分模具加工用循环冷却装置通过水流带走模具外侧的热量,水流上游的模具冷却快,水流下游的模具冷却慢,无法真正做到均匀散热,而且传统的模具加工用循环冷却装置缺少模具顶端的安全装置,在冷却过程中无法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擅自靠近未冷却完成的模具可能会造成严重烧伤,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模具加工用循环冷却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加工用循环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加工用循环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和模具,所述壳体的顶端与模具的底端固定连接,且壳体的右端内侧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壳体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定滑轮,所述定滑轮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底端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放置箱的底端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入气管,所述入气管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管,所述壳体的底端面外侧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扇齿轮,所述扇齿轮的外侧啮合有水平设置的齿条环,所述齿条环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推杆,所述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防水壳,所述防水壳的内侧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抽水管,且抽水管的外侧与防水壳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喷水管,且喷水管的外侧与防水壳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滑轮的数量为4个,且均匀分布在壳体顶端的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推杆的长度与壳体的内侧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轴线与扇齿轮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支管的数量为3个,且均匀分布在模具的下方2cm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定滑轮、放置箱和固定块实现对模具顶端的冷却,防止工作人员靠近未冷却完成的模具意外造成的烧伤事故,同时也加速了模具顶端的冷却,提高冷却效率。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支管、扇齿轮和齿条环实现了对模具底端的均匀冷却,同时利用水泵的往复运动均匀的向模具底端喷水,保证了冷却效率,这种设计构思新颖,设计科学,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市场前景,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齿条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素平,未经张素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20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