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气动延时换向模块的分级联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1804.5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2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邹小燕;卞立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坤易气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F15B13/04 |
代理公司: | 宁波浙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8 | 代理人: | 王方华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气动 延时 换向 模块 分级 联动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具有气动延时换向模块的分级联动控制系统,包括气源、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气动延时换向模块、第一执行元件及第二执行元件,气动延时换向模块包括阀体,阀体分别集成第一延时换向机构和第二延时换向机构,第一延时换向机构包括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第一蓄能腔及第一单向节流阀,第二延时换向机构包括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第二蓄能腔及第二单向节流阀。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易于控制,且工作性能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气动延时换向模块的分级联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很多机械装置往往需要进行分级控制。例如,对于蝶阀的启闭控制而言,为确保阀口在截断时的密封可靠性,通常会在蝶阀的阀口处设置与阀板配合的气囊,当蝶阀关闭时,要求先使蝶阀的阀板关闭,然后再对蝶阀阀口处的气囊充气,使阀板的外周与气囊紧密接触,以此来提高密封性,防止阀口泄露,而当蝶阀开启时,则要求先对气囊快速泄压,然后再将阀板打开。目前市面上通常需要采用两组控制系统来分别对阀板和气囊进行独立控制,不仅控制方式落后、控制成本较高,而且控制难度较大,在实际工作时容易出错,影响蝶阀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气动延时换向模块的分级联动控制系统,其结构简单合理,易于控制,且工作性能稳定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气动延时换向模块的分级联动控制系统,包括气源、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气动延时换向模块、第一执行元件及第二执行元件,所述气动延时换向模块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分别集成第一延时换向机构和第二延时换向机构,所述第一延时换向机构包括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第一蓄能腔及第一单向节流阀,所述第二延时换向机构包括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第二蓄能腔及第二单向节流阀;
所述第一单向节流阀、所述第二单向节流阀分别设有节流输入口、节流输出口、单向输入口及单向输出口,所述节流输入口与相应的所述节流输出口连通,所述单向输入口与相应的所述单向输出口连通;
所述第一电磁阀为两位五通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第一排气口及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电磁阀为二位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具有第二进气口、第三工作口及第三排气口;所述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具有第三进气口、第四工作口及第四排气口;所述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具有第四进气口、第五工作口及第五排气口;所述第一执行元件具有第一控制口和第二控制口,所述第二执行元件具有第三控制口;
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分别与所述气源连通,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工作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节流阀的节流输入口、单向输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三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节流阀的节流输出口、单向输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蓄能腔连通,所述第一蓄能腔与所述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的换向控制端连通;所述第四工作口与所述第一控制口连通;所述第四进气口、所述第二控制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工作口连通;
所述第二单向节流阀的节流输入口、单向输出口分别与第三工作口连通,所述第二单向节流阀的节流输出口、单向输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蓄能腔连通,所述第二蓄能腔与所述第二两位三通换向阀的换向控制端连通;所述第五工作口与所述第三控制口连通,所述第五工作口还设置有快排阀,所述快排阀用于快速排出所述第二执行元件中的余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两位三通换向阀包括设于所述阀体内的第一换向阀腔、活动设于所述第一换向阀腔内的第一换向阀杆,所述阀体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换向阀腔连通的第一进气通道、第一工作通道及第一排气通道,所述第一换向阀杆通过换向动作控制所述第一进气通道、所述第一工作通道及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之间的气路通断;
所述第三进气口、所述第四工作口及所述第四排气口分别设于所述阀体上,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第四工作口与所述第一工作通道连通,所述第四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坤易气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坤易气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18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应急工井盖板
- 下一篇:一种模数转换电路的温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