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砖墙的加固方法及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0701.7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7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薛微;张翠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弘石嘉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沈蒙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东方***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砖墙 加固 方法 结构 | ||
一种砖墙的加固方法及结构,包括地基、第一钢柱、第二钢柱、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增强钢筋和第三钢柱;地基上设有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且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的设置方向水平垂直;第一钢柱设置在第一预埋件上,第二钢柱设置在第二预埋件上,且第一钢柱和第二钢柱并排平行设置;第一钢板上设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分别与第一钢柱、第二钢柱和第三钢柱滑动连接;第二钢板上设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与第一钢柱滑动连接;增强钢筋设置在地基上并位于砖块之间;步骤包括计算尺寸、建造地基和预埋件、安装加固装置、建筑墙体和加固钢板。本发明可以使墙面的承重力得到提高,且墙面之间连接更加稳固,防震能力好,加固简单易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墙体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砖墙的加固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既有住宅、农宅抗震加固开始启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既有住宅和2000年以前的农宅大量砌体结构建筑无圈梁构造柱,严重影响其砌筑墙体抗震所需的延性性能;砖墙出现承载力不够时要进行加固,由于后加的加固钢筋在承载时难以与原有的砖墙形成整体,即原有的砖墙在承载时先发挥作用,而后加的加固钢筋后发挥作用,甚至要在原有的砖墙达到极限时才参与承载,目前对于砖墙没有一个很好的结构去加固,砖墙的抗震能力较低,且相交墙体之间没有具体的加固结构去加固,仅仅靠砖交错设置,稳定性不够好,在较大的振动力下会出现脆性破坏,如若取用钢筋架浇筑,工作量大,且操作繁琐;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砖墙的加固方法及结构。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砖墙的加固方法及结构,可以使墙面的承重力得到提高,且墙面之间连接更加稳固,防震能力好,加固简单易操作。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砖墙的加固方法及结构,包括地基、第一钢柱、第二钢柱、砖块、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增强钢筋和第三钢柱;
地基上设有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且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的设置方向水平垂直并连接;第一钢柱设置在第一预埋件上,第二钢柱设置在第二预埋件上,且第一钢柱和第二钢柱并排平行设置;第一钢板上设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分别与第一钢柱、第二钢柱和第三钢柱滑动连接;第二钢板上设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与第一钢柱滑动连接;增强钢筋设置在地基上并位于砖块之间;
加固步骤包括;
第一计算尺寸
根据建筑图纸,取得砖块的尺寸,并计算地基的尺寸和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的预埋位置;
第二建造地基和预埋件
根据墙体建设尺寸,建造地基,且地基的长度尺寸比墙体长度尺寸大于50mm,地基的宽度尺寸比墙体宽度尺寸大于30mm,第一预埋件设置于地基较窄的两端,第二预埋件设置于地基较宽的两端;第二预埋件之间的距离要大于砖块的宽度;
第三安装加固装置
根据建筑墙体的建设长度来计算所需第二钢柱的数目,并将第二钢柱等距设置在第二预埋件上,且保证相邻两个第二钢柱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000mm,再将八组第三钢柱设置在第二预埋件上并位于地基的拐角处,第一钢柱设置在第一预埋件上并位于地基的开口处;然后将第一钢板通过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相邻的钢柱上并滑动至贴住地基,将第二钢板通过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相邻的第一钢柱上并贴住地基;如图5所示;并将增强钢筋设置在地基的拐角处,如图2-4所示;
第四建筑墙体
将砖块通过水泥设置在地基上,在筑墙的过程中将增强钢筋设置在其中;
第五加固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弘石嘉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弘石嘉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07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换轨的门式起重机
- 下一篇:一种高效多工位机器人焊接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