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80511.5 | 申请日: | 2020-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1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冯源;张建松;王玉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6F7/12 | 分类号: | B66F7/12;B66F7/28;H02G3/04;F16L3/02;F16L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丁艳侠 |
| 地址: | 473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底部具有多个万向轮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立柱,立柱内滑动配合有升降齿条,所述升降齿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台,所述升降齿条由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棘轮、棘爪和主动齿轮,其中,所述棘轮上配合安装有棘爪,所述主动齿轮与棘轮同轴固定,所述主动齿轮由固定在其端部的升降手轮驱动转动,所述升降台上安装有多组夹持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动升降手轮可实现多个升降齿条同步的升降运动,进而实现升降台的升降功能,并且由于棘轮的单向限制作用,使得本装置具有自锁的功能,升降台不会在失去动力时因重力的作用下落,有效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工地上的临时用电所拉的电线,大多直接放置在地上,没有任何保护,容易被行走的人或运货的推车碾压,容易造成电缆损坏,造成触电事故,也有一些工地将电线放入至PVC管中,但是PVC管不耐压,容易因挤压破裂,同样会导致电线的裸露,为了保护电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而且在工地施工时,也经常会出现一些物品需要临时支撑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并未有一种能方便操作且安全性较好的支撑装置,来满足上述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底部具有多个万向轮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立柱,立柱内滑动配合有升降齿条,所述升降齿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台,所述升降齿条由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棘轮、棘爪和主动齿轮,其中,所述棘轮上配合安装有棘爪,所述主动齿轮与棘轮同轴固定,所述主动齿轮由固定在其端部的升降手轮驱动转动,所述升降台上安装有多组夹持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基座、升降头和一对夹紧臂,所述夹紧臂通过支撑柱安装在基座上,且所述夹紧臂与支撑柱铰接,两个所述夹紧臂的自由端位置均与升降头铰接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上还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升降头转动连接,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夹持手轮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齿条的数量为多个,除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外的每个所述升降齿条均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每个所述从动齿轮均与主动齿轮同步且同向转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动齿轮的同轴端还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每个所述从动齿轮的同轴端均固定有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台上设有用于安装夹持机构的台阶通孔,其中所述台阶通孔的尺寸较大部用于安装基座,台阶通孔的尺寸较小部用于供调节螺杆穿过。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通过安装架固定在底座上,驱动机构的轴端与所述安装架之间安装有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动升降手轮可实现多个升降齿条同步的升降运动,进而实现升降台的升降功能,并且由于棘轮的单向限制作用,使得本装置具有自锁的功能,升降台不会在失去动力时因重力的作用下落,有效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升降台上设置的夹持机构可以有效的夹持物品,例如待架设的电线、管道等,本装置无需用电,并且移动和操作较为方便,可以广泛的应用在建筑施工场所等。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中驱动机构的传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师范学院,未经南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05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