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轨枕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80452.1 | 申请日: | 2020-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5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董黎光;关茂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广盛元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19/00;C08K7/14;C08K3/26;C08K5/5435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复合材料 轨枕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合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轨枕由包括复合材料A和复合材料B的原料制备,其中:
所述复合材料A由11-21重量份的废旧轮胎、55-60重量份的废旧塑料、14.5-15重量份的玻璃纤维、2.5-3.5重量份的偶联剂和7.5-10重量份的含碳酸钙原料C组成;
所述复合材料B由22-25重量份的废旧轮胎、50-55重量份的废旧塑料、15-15.5重量份的玻璃纤维、2.5-3.5重量份的偶联剂和5-7重量份的含碳酸钙原料C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A与B的体积比为(40~90%):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A与B的结合方式包括包覆式结构、层叠式结构、半嵌入式结构、齿型层叠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覆式结构中复合材料A为内芯,复合材料B为外附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复合轨枕还包括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钢筋、铁筋、玻纤钢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覆于复合材料A和/或B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旧轮胎选自回收型轮胎胶粒;轮胎胶粒粒度范围是15m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旧塑料选自HDPE回收料;废旧塑料粒度范围是15m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纤维选自长度低于100mm以下的玻璃纤维;更优选长度低于60mm玻璃纤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碳酸钙原料C选自含碳酸钙质量百分比在80wt%以上的原料;尤其优选含碳酸钙质量百分比在90wt%以上的原料,最优选石灰石。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碳酸钙原料C的粒度范围是200目以下,优选的粒度范围是250目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优选的硅烷偶联剂为KH560。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轨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复合材料A或复合材料B分别按照配方进行混合、混炼;在挤出过程中将复合材料A或复合材料B结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A或复合材料B在挤出结合的过程中增加加强筋。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A或复合材料B在挤出结合的过程中,对先挤出的材料A表面进行加温至100~150℃后,再挤出复合材料B。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A或复合材料B在挤出过程中结合出包覆式结构、层叠式结构、半嵌入式结构、齿型层叠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A或复合材料B在挤出过程中结合出包覆式结构的方法如下:
(1)将所述复合材料A的配方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进行密炼机混炼,通过挤出机挤压至含有加强筋的模具中,挤出压力为1~3MP,保压时间为150~200S;冷却脱模后得到所述材料A;
(2)将所述复合材料B的配方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进行密炼机混炼,同时对材料B表面进行加温至100~150℃,通过挤出机将复合材料A的原料挤压至加温后的复合材料B的模具中,挤出压力为1000KP~2000KP,保压时间为60S~180S;冷却脱模后得到所述新型复合轨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广盛元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广盛元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04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