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的反应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80447.0 | 申请日: | 2020-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4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唐夏明;赵磊;纪尚超;吴利荣;李寿伟;刘为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禾欣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02 | 分类号: | B01J19/02;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廖银洪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聚氨酯 反应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的反应设备,包括预聚体管式反应器、加热反应釜、充氮装置和高粘度泵;所述预聚体管式反应器与加热反应釜通过管路连通;所述预聚体管式反应器与加热反应釜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高粘度泵;所述加热反应釜与充氮装置相连通。本发明的用于生产聚氨酯的反应设备整体结构相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对聚氨酯的生产分阶段进行预聚、聚合,是一种完整的可连续生产的反应设备;本发明的用于生产聚氨酯的反应设备能很好地满足聚氨酯生产的要求,有效保证了生产制得的聚氨酯的质量。大大提高了聚氨酯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能够有效保证生产制得的聚氨酯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聚氨酯的反应设备。
背景技术
聚氨酯全名为聚氨基甲酸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聚氨酯有聚酯型和聚醚型二大类,他们可制成聚氨酯塑料(以泡沫塑料为主)、聚氨酯纤维(中国称为氨纶)、聚氨酯橡胶及弹性体。
聚氨酯主要原料包括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丙二醇(PPG),目前都已成为国际化商品。这些原料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都很复杂。
公开号为CN205953901U的聚氨酯树脂生产装置中的搅拌混合器与旋流反应器均为传统的部件,由于分为两个加工步骤,因此占地空间大,且难以提升混合与反应的效率。
中国专利发明申请号CN201720241412.3公布了一种聚氨酯加热装置,包括温控器、烘箱、水浴槽、模温机和循环油路,所述模温机与循环油路连接,所述烘箱设有开口,所述循环油路包括第一循环油路和第二循环油路,所述开口处设有风机,所述第一循环油路位于开口前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循环油路位于水浴槽入口前设有第二电磁阀,但是此结构中的温度很难以控制。目前的聚氨酯生产用的加热反应装置存在下列问题:1、目前的聚氨酯生产用的加热反应装置只能以单一模式进行加热,导致加热的速率和稳定性均达不到反应的需求;2、目前的聚氨酯生产用的加热反应装置容器内部聚氨酯原料的热传导效率低下,因受热不均导致生产品质差。
在对其进行生产时需要用到充氮装置,如专利申请号CN201720950094.8公开了一种聚氨酯材料生产用反应釜的充氮装置,包括接氮上阀体和充氮下阀体,所述接氮上阀体通过相应凹凸槽与充氮下阀体相连,并且所述接氮上阀体的上方设置有接氮端管口,所述接氮端管口的外侧处安装有端口紧套环,所述端口紧套环与接氮端管口的下侧套有密封套环,接氮上阀体的另一侧端设置为补压接口,所述充氮下阀体的一侧端设置有旋转螺母,所述旋转螺母通过半环卡与充氮下阀体相连,并且旋转螺母的内侧处安装有调气阀杆,充氮下阀体的下端处安装有压力表,用于测量氮气的压力,所述压力表通过J型密封圈与充氮下阀体相连,充氮下阀体的另一侧端设置为充氮端口,所述充氮端口的外侧安装有锁套环,方便人们进行使。但是现有的充氮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不便对其进行固定,从而使得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因为晃动,影响正常的使用;2、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在存氮瓶氮量不足时,需要停止装置进行更换才能继续使用。
聚氨酯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高粘度泵进行配合,如申请号:CN102072130A中提供了一种水泵设备,包括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至少两台卧式水泵以及进出水管路,进水管路包括分别连接于至少两台卧式水泵的进水口的至少两个进水组件和与其连通的进水总管;出水管路包括分别连接于至少两台卧式水泵的出水口的至少两个出水组件和与其连通的出水总管,进出水总管分别通过支架支撑在基座上;基座包括水泵底座和至少一个支架底座,至少两台卧式水泵固定安装在水泵底座上,支架安装在支架底座上;支架底座相对于水泵底座伸出长度可调地连接在水泵底座上。本发明在安装到供水网络中时,可以通过调节支架底座相对于水泵底座伸出长度来适应具体的空间大小情况,不需要整体更换基座,大幅度提高安装效率,降低了成本。但是现有的高粘度泵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高粘度泵,整体在进行拆组的时候过于复杂,从而不便于运输以及快速检修,降低了整体的使用效率;2、现有的高粘度泵,整体的耐腐蚀、耐磨以及耐高温性能较低,从而很容易发生损坏,降低了整体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禾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禾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04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化锆义齿新型排版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配电站智能状态监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