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疏浚清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80035.7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2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洁;汪洋;李月峰;应嘉骏;苏园园;戴佳亮;徐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疏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疏浚 清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疏浚清淤方法,涉及环保疏浚技术领域,具体为先清除工程区内的大型垃圾,在工程区内沉积物积聚区疏挖多条与主风向垂直的深沟;利用抽吸泵对表层悬浮的絮状沉积物层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静置4‑6h;向工程区淤泥缓慢、均匀地投放预处理颗粒,投放完成、静置10‑12h;利用绞吸式挖泥船绞吸工程区的淤泥,绞吸出的淤泥通过管道输送进行后续处理。本发明的一种环保疏浚清淤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清淤过程中的泥浆再悬浮、二次扩散,从而保证清淤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疏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疏浚清淤方法。
背景技术
环保疏浚技术是湖泊污染源治理措施之一,是在水道,内河港口等工程疏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环保疏浚与工程疏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环保疏浚旨在清除湖水中受污染的沉积物,为湖泊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创造条件,还需要与湖泊综合修复项目进行协调;工程疏浚主要是一个项目的需求,如渠道疏浚,扩容等。因此,环保疏浚工程需要较高的疏浚精度。在环保疏浚过程中,需要防止二次污染,并且清理和污染的沉积物应该安全处理。
目前湖泊的环保清淤系统普遍采用“挖泥船挖泥+管道输送”的方式,但由于现有工艺疏浚过程中细颗粒物的再悬浮、疏浚后新生表层泥面较短时间内的生物活化和疏浚工程区外污染迁入等因素,导致一些环保疏浚工程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疏浚清淤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清淤过程中的泥浆再悬浮、二次扩散,从而保证清淤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环保疏浚清淤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清除工程区内的大型垃圾,在工程区内沉积物积聚区疏挖多条与主风向垂直的深沟;
2)利用抽吸泵对表层悬浮的絮状沉积物层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静置4-6h;
3)向工程区淤泥缓慢、均匀地投放预处理颗粒,投放完成、静置10-12h;
4)利用绞吸式挖泥船绞吸工程区的淤泥,绞吸出的淤泥通过管道输送进行后续处理。
本发明的清淤方法,通过在工程区内沉积物集聚区进行垂直主风向深沟的开挖,用于捕获易悬浮沉积物及二次扩散后重新下沉沉积物,同时将清淤分两次进行,先对表层浮泥进行只吸不绞,处理完成后再对中层淤泥进行绞吸式挖泥,同时实现高浓度稀泥和防止泥浆扩散。
进一步,所述深沟的宽度为50-80cm,深度为0.5-1m。
进一步,所述预处理颗粒的投放量为1-1.5kg/㎡。
进一步,所述预处理颗粒包括载体以及负载在载体上的功能微胶囊,所述载体外还包覆有保护层。
本发明的预处理颗粒,通过载体对功能微胶囊进行负载,利用载体的重量,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进入到淤泥中,使得功能微胶囊能够在淤泥中发生作用,同时通过载体外的保护层,能够对内部的功能微胶囊起到一定的保护和限位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功能微胶囊在还未进入淤泥之前就被水流冲出,带走,从而失去处理效果。
进一步,所述载体为陶粒,所述陶粒上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隙,所述功能微胶囊填充在孔隙内。
进一步,所述陶粒是以清淤得到的疏浚淤泥为原料,经过烧结后制成。
进一步,所述功能微胶囊是以甘油磷酸钠、微晶纤维素为囊芯,石花籽胶和改性壳聚糖为囊皮。
进一步,所述功能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壁材准备:将改性壳聚糖加入去离子水中,以60-80r/min的速度持续搅拌5h,加入石花籽胶,持续搅拌3-5h,真空除去气泡,得到壁材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疏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疏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00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