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气腹单孔腹腔镜及胆道镜保护鞘管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79866.2 | 申请日: | 2020-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3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张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313 | 分类号: | A61B1/313;A61B1/015;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徐华燊;李洪福 |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免气腹 单孔 腹腔镜 胆道 保护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免气腹单孔腹腔镜及胆道镜保护鞘管及其应用,包括头部管段、体部管段和尾部管段;头部管段内设通道I,管壁由两层软性硅胶或树脂材料制作而成,两层软性硅胶或树脂材料之间具有环形和辐射状贴合面,形成纵横交错的腔道,工作状态下头部管段呈圆台状,非工作状态下的头部管段的管壁在圆周方向上呈扇形来回折叠,相邻两个折叠面折叠后的连接处构成转角处,内圈和外圈转角处相互粘合,外圈呈圆柱形;头部管段与体部管段的连接处设有注气孔;体部管段内设通道II和通道III;尾部管段内设通道IV和通道V,通道V与注气连接头相连通,注气连接头连接有注射器。本发明可实现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实现胆道镜取石、碎石、息肉切除等保胆手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创医疗技术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免气腹单孔腹腔镜及胆道镜保护鞘管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是临床常见病,随着器械及手术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腹部切口美容效果的重视,其入路逐渐由开腹胆囊切除术,经历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到目前的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目前多采取气腹下腹腔镜胆囊手术,通过向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充盈腹腔,形成腹腔镜下清晰的视野及手术器械操作弓箭,但是气腹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存在以下弊端:1.气腹可导致膈肌上移,影响患者呼吸,增加麻醉风险及难度;2.大量二氧化碳吸收入血形成酸中毒;3.二氧化碳经破损的大静脉入血,可气体栓塞,而危及患者生命。为了避开上述缺点,临床上出现了免气腹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包括悬吊法及免气腹腹腔镜戳卡的应用,其中悬吊法对腹壁肌肉组织损伤较大,逐渐被临床淘汰。
随着器官保护意识的提高,近十几年出现了保胆手术,手术方式逐渐从传统的右上腹小切口胆手术,经历腹腔镜辅助右上腹小切口保胆手术,演变为现在的完全腹腔镜保胆手术。完全腹腔镜保胆手术多采取三孔或双孔通道,腹腔镜经肚脐戳卡腔道进入腹腔,胆道镜则通过右上腹戳卡通道进入。腹腔镜直视下,术者左手持镜,通过调节右上腹戳卡方向,使胆道镜以最短的距离进入胆囊内,右手操作取石网篮等附件,进行取石、切除息肉、罗-阿氏窦切开等操作。
随着人们对微创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单孔腹腔镜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其中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展最为广泛,但是单孔腹腔镜保胆手术的发展却较为缓慢。主要是因为肚脐切口距离胆囊距离较远,而胆道镜为软镜,经肚脐通道置入过程中镜身缺少支撑,导致胆道镜进入胆囊的时间较长,胆道镜视野在胆囊内难以固定,因此胆道镜观察和治疗均较困难。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单孔腹腔镜保胆手术中,由于肚脐切口与胆囊间距离较远,而胆道镜为软镜,经肚脐通道置入过程中镜身缺少支撑,导致胆道镜进入胆囊的时间较长,胆道镜视野在胆囊内难以固定,因此胆道镜观察和治疗均较困难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免气腹单孔腹腔镜及胆道镜保护鞘管及其应用。本发明主要通过往头部管段置入气体或水,其头端可形成锥形结构,无需注入二氧化碳,实现免气腹胆囊手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免气腹单孔腹腔镜及胆道镜保护鞘管,包括:依次连通的头部管段、体部管段和尾部管段;
所述头部管段为单通道管,内设有通道I,其管壁由两层软性硅胶或树脂材料制作而成,两层软性硅胶或树脂材料之间具有环形和辐射状贴合面,形成纵横交错的腔道,工作状态下所述头部管段呈圆台状,非工作状态下的所述头部管段的管壁在圆周方向上呈扇形来回折叠,相邻两个折叠面折叠后的连接处构成转角处,内圈和外圈的转角处相互粘合,所述外圈呈圆柱形;
所述头部管段与所述体部管段的连接处设有注气孔,经所述注气孔注入气体后,所述头部管段管壁内腔道压力增加,管壁内外转角处的连接处逐步撕裂,最后充盈形成圆台状结构,外观呈锥形结构;
所述体部管段为双通道管,为硬质树脂或硅胶软管,内设有通道II和通道III,所述通道II与所述通道I相连通,所述通道III与所述注气孔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未经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98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