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网计算机网络行为监测方法、装置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9509.6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5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程华才;范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网络 行为 监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网计算机网络行为监测方法,能够将预设程序传输到目标远程设备上,捕获网络流量,将网络流量里的数据包与协议特征库进行匹配,得到协议类型,进一步解析网络流量,得到网络通信会话数据,最终通过数据回传功能将结果传输至目标地址。该方法是一种被动式安全监测方案,可以在目标远程设备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识别目标远程设备的通信协议和网络行为,进而发现内网安全脆弱性,判断内网设备是否有违规的网络行为,有利于提升全网防御能力。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内网计算机网络行为监测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相对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网计算机网络行为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以APT、恶意挖矿、勒索病毒等新型威胁和攻击的不断增长,网络威胁正在迅速恶性演变,攻击手段与攻击渠道的多元化,对网络安全人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和组织在防范外部的攻击过程中,也需要识别内网安全脆弱性,以帮助其更好的发现和应对这些新型威胁。
内部威胁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但仍旧很难引起企业的重视,企业管理人员往往会想当然地认为攻击者都来自外部,但是事实上,内部网络恰恰是很多企业都难以获取足够可见性的地方,很多网络攻击事件一开始都是由内部员工造成的,或有意为之,或因粗心错误操作导致的,也可能是黑客入侵后,控制了内网设备,以普通用户身份做出违规行为。
目前对内网的安全监测方案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为远程漏洞扫描系统,另一种为网络行为审计系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或者网络入侵防御系统。
其中,远程漏洞扫描系统是一种主动式扫描的方法。可以识别目标主机设备上系统软件或者应用软件存在哪些漏洞,但是不能识别出目标设备详细的网络会话信息,不能识别目标设备具有已知漏洞以外的脆弱性和违规行为。
而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或者网络入侵防御系统,是企业或者单位部署的网络防护设备,主要采用预设规则的方式监测外部威胁,内置已知的攻击特征库、漏洞库等方式实现对恶意流量的拦截以及对安全攻击的阻断。以规则检测为主的方案,解决了大部分的威胁,但是无法捕获内部人员的违规行为。
网络行为审计系统,可能因为管理员权限过大,对部分违规审计行为进行了修改或者删除,内部员工了解企业的防御手段,因而能够在从事恶意活动时也能轻松绕过。
综上,当前针对内网的安全监测方案的可靠性较低,如何提供一种针对内网的安全监测方案,提升内网安全性,是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网计算机网络行为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用以解决当前针对内网的安全监测方案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其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网计算机网络行为监测方法,包括:
将预设程序传输至目标远程设备上;
利用所述预设程序对所述目标远程设备进行网络流量采集,得到流量采集结果;
利用所述预设程序,将所述流量采集结果中的报文与预先设置的协议特征库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目标远程设备网络通信使用的协议类型;
利用所述预设程序,根据所述协议类型的协议规范,对所述流量采集结果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目标远程设备的网络会话数据;
利用所述预设程序,将所述网络会话数据传输至目标地址。
优选的,在所述利用所述预设程序对所述目标远程设备进行网络流量采集,得到流量采集结果之前,还包括:
利用对所述预设程序执行自身隐蔽性处理。
优选的,在所述利用所述预设程序,将所述网络会话数据传输至本地之前,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95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