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供氢系统及燃料电池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9204.5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9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高慧峰;张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舜华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82 | 分类号: | H01M8/04082;H01M8/04089;F17C7/00;F17C13/00;F17C13/02;F17C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延薇 |
地址: | 5107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系统 燃料电池 汽车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燃料电池车辆和氢能利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供氢系统及燃料电池汽车。车载供氢系统包括储氢模块、氢气进口模块和氢气出口模块;所述氢气进口模块和所述氢气出口模块均与所述储氢模块连通,且所述储氢模块与所述氢气进口模块之间为模块化连接,所述储氢模块与所述氢气出口模块之间进行模块化连接;所述模块化连接包括同一标准的插接、卡接、螺栓连接和卡套连接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将储氢瓶及其连接的各个部件进行模块化处理,形成储氢模块、氢气进口模块和氢气出口模块,通过模块化连接,实现快速拼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燃料电池车辆和氢能利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供氢系统及燃料电池汽车。
背景技术
氢能具有燃烧热值高、发电效率高、清洁无污染、储运便捷、来源广泛、利用形式多、安全性能好等诸多优点,是一种良好的能源载体。而化石能源作为不可再生能源正日益枯竭,为此,世界各国已广泛开始氢能源研究,并积极实现氢能源产业化,尤其是加速应用于汽车产业领域。
利用燃料电池技术,氢气和氧气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成电能和水,不排放污染物。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其中,氢燃料电池以及氢燃料电池车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并以此形成各自的产业配套、商业应用模式等。我国氢能汽车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目前,燃料电池车已经应用在轻型、中型物流车,公交车,环卫车,洒水车等商用车,并逐步的推广到乘用车,重型卡车及其他交通运输领域。燃料电池系统主要由燃料电池堆、供氢系统、供气系统、水管理系统和热管理系统组成。其中,供氢系统主要实现氢气加注、氢气储存和输送氢气到燃料电池堆三大功能,是燃料电池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有的燃料电池汽车中,为满足续航里程的要求,通常会配置3-8个35MPa或者70MPa两种压力等级的高压储氢气瓶。这些氢气瓶被安装在同一个支架上,相互之间用316不锈钢管和卡套接头联通。
在现有技术中,对多个高压储氢气瓶进行安装时,安装过程较长,安装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供氢系统,其能够便于高压氢气瓶的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其能够实现车载供氢系统的快速安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车载供氢系统,其包括储氢模块、氢气进口模块和氢气出口模块;
所述氢气进口模块和所述氢气出口模块均与所述储氢模块连通,且所述储氢模块与所述氢气进口模块之间为模块化连接,所述储氢模块与所述氢气出口模块之间进行模块化连接;
所述模块化连接包括同一标准的插接、卡接、螺栓连接和卡套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中的模块化连接,具体是指将各个模块之间的装配连接标准进行统一,使两个同功能的模块,在不同型号时,也能够进行统一标准的装配连接,进而实现快速高效的装配拼装。
优选的,所述氢气进口模块包括加氢口、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压力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
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加氢口内;所述压力表和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储氢模块之间的连通管路上。
优选的,氢气进口模块还包括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串联。
优选的,所述氢气出口模块包括过滤器、减压阀组合和电磁阀;
所述过滤器、所述减压阀组合和所述电磁阀依次串联设置。
优选的,所述减压阀组合包括一级减压阀、卸荷阀和第二压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舜华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舜华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92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