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催化析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78823.2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3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彩玲;郭凯璐;黄俊峰;王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75 | 分类号: | B01J23/75;B01J23/755;B01J35/04;B01J37/10;B01J37/34;C25B11/091;C25B11/061;C25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李盼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催化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电催化析氢材料,包括:泡沫镍基体,以及负载于所述泡沫镍基体上的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包含单质Co、式(I)所示的第一复合金属氧化物和式(II)所示的第二复合金属氧化物,
Co3-xNixO4 式(I)
Co1-yNiyO 式(II)
式(I)中,x的取值范围为0<x<3,式(II)中,y的取值范围为0<y<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催化析氢材料,其特征在于,式(I)中,x的取值范围为0.2≤x≤1.0,式(II)中,y的取值范围为0.1≤y≤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催化析氢材料,其特征在于,式(I)中,x的取值范围为0.4≤x≤0.8,式(II)中,y的取值范围为0.2≤y≤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催化析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中,Co元素与Ni元素的摩尔比为(1~1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催化析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中,Co元素与Ni元素的摩尔比为(3~5):1。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催化析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镍基体的孔径为0.1mm~10mm;孔隙率为90%~99%;孔隙密度为50PPI~200PPI。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催化析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镍基体的孔径为0.1mm~1mm;孔隙率为95%~98%;孔隙密度为100PPI~150PPI。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催化析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提供前驱体材料,所述前驱体材料包括泡沫镍基体,以及负载于所述泡沫镍基体上的含有钴和镍的复合金属氧化物;
S2.使所述前驱体材料作为工作电极参与电催化析氢反应,从而对所述前驱体材料进行电化学活化,得到电催化析氢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前驱体材料通过对含有钴离子、泡沫镍基体和溶剂的反应体系进行水热处理制得。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相对于参比电极,所述工作电极的电位为-0.1V~-0.5V;和/或
步骤S2中,所述电催化析氢反应的时间为10h~30h;和/或所述电催化析氢反应的温度为20℃~4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相对于参比电极,所述工作电极的电位为-0.16V~-0.20V;和/或
步骤S2中,所述电催化析氢反应的时间为15h~25h;和/或所述电催化析氢反应的温度为25℃~35℃。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比电极为可逆氢电极。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电催化析氢反应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电催化析氢反应的电解液为KOH溶液。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电催化析氢反应的电解液为浓度为0.1mol/L~10mol/L的KOH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88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