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型高耐候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8661.2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3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伟;张付特;赵磊;邓如华;余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33/00;B32B15/20;B32B15/18;B32B15/09;B32B27/06;B32B17/04;B32B17/06;B32B5/02;B32B27/12;B32B27/30;B32B27/08;B32B27/32;H01L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37 | 代理人: | 李托弟;朱黎光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型高耐候 太阳能电池 背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增强型高耐候太阳能电池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背板包括支撑层、设置在支撑层一侧的耐候层、以及设置在支撑层另一侧的增强层;其中,
所述耐候层采用一层或多层具有耐候功能的耐候高分子薄膜、耐候高分子涂层、耐候金属薄膜、耐候金属镀膜或金属专用耐候涂层的中的一种材料或至少两种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制作;
所述支撑层采用拉伸强度为10-10000MPa、水汽透过率小于5.0g/(m2.d)的具有支撑功能和水汽阻隔功能的高分子薄膜或金属薄膜制作;
所述增强层采用纤维材料或高分子树脂材料制作,或采用纤维材料与高分子树脂材料的复合材料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高耐候太阳能电池背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强层采用将热固性粉末在温度为50-150℃时,加热1-10min进行熔融,冷却后,形成的连续一体化材料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高耐候太阳能电池背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强层采用将热固性粉末铺设在纤维织布、熔喷布、无纺布、短切纤维或纤维研磨物中的一种或任几种形成的组合物的一侧或两侧上;在温度为50-150℃、压力为10-1000kPa的工况下,加热1-10min进行熔融,冷却后,形成的连续一体化材料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增强型高耐候太阳能电池背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固性粉末包括以热固性聚酯、热固性聚丙烯酸、热固性环氧树脂、热固性聚氨酯、热固性聚酰胺中一种或任几种为主体树脂,并添加固化剂、助剂和耦合剂,经过后加工、造粒、研磨而成的高分子粉末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高耐候太阳能电池背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候高分子薄膜为以聚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改性聚丙烯、改性聚乙烯、改性聚氯乙烯、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任几种的混合物为主体,经后加工处理而成的薄膜材料;
所述耐候高分子涂层为以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改性四氟乙烯-六氟丙烷共聚物树脂、改性聚四氟乙烯烷氧基树脂、改性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树脂、改性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物树脂、改性聚三氟氯乙烯树脂、改性耐候聚酯或改性聚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任几种的混合物为主体,添加固化剂、填料和助剂混合反应后制备的涂料,并经热固化、紫外固化或微波固化中的一种或任几种方式交联固化形成的稳定致密涂层;
所述耐候金属薄膜为以金、银、铜、铁、铝、镍、锡、铂、锰或锌中的一种或任几种的合金为主体,经后加工处理而成的耐水汽锈蚀的致密无孔的薄膜材料;
所述耐候金属镀膜为以金、银、铜、铁、铝、镍、锡、铂、锰或锌中的一种或任几种的合金为主体,通过磁控溅射、电子束蒸发、电镀、气相沉积或热氧化工艺中的一种或任几种工艺的组合成型的耐水汽锈蚀的稳定致密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强型高耐候太阳能电池背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候高分子薄膜或耐候金属薄膜通过胶黏剂粘接的方式固定于支撑层的一侧;
所述耐候高分子涂层通过辊涂、浸涂、喷涂或淋涂的方式固定于支撑层的一侧;
所述耐候金属镀膜通过磁控溅射、电子束蒸发、电镀、气相沉积或热氧化的方式固定于支撑层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高耐候太阳能电池背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分子薄膜为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丙烯或聚酰胺中的一种或任几种的混合物为主体材料,经过后加工形成的单层或多层高分子薄膜;
所述金属薄膜为以金、银、铜、铁、铝、镍、锡、铂、锰或锌中的一种或任几种的合金为主体,经后加工处理形成的薄膜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866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