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堵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78615.2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5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祥;尹心彤;陈伟;李凤鸣;宋锐;李贻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17 | 分类号: | F16L55/17;F16L55/17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堵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堵漏装置,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在所述的第一夹板上设有第一短连板,在第二夹板上设有第二短连板;在正反螺杆上下各设有一个转动螺母,上转动螺母通过连接轴与第一短连板相连,下转动螺母通过连接轴与第二短连板相连,在所述的螺母上设有蜗轮,所述的蜗轮与蜗杆配合,蜗杆固定在一个固定板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堵漏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场所中管道众多,但管道可能会因生产缺陷、长久失修、介质腐蚀等原因发生渗透、泄漏现象,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环境污染乃至安全隐患。
当前管道堵漏操作常采用人为操作堵漏装置,并进行注胶封堵的方法,该方法人工成本高、作业时间长、且危险程度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了带压卡接密封的方法堵漏,且装置可固定在机械手末端等其它设备上,减短人工操作过程,实现自主封堵操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的管道堵漏装置,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正反螺杆,在所述的第一夹板上设有第一短连板,在第二夹板上设有第二短连板;在正反螺杆上下各设有一个转动螺母,上转动螺母通过连接轴与第一短连板相连,下转动螺母通过连接轴与第二短连板相连,在所述的正反螺杆上设有蜗轮,所述的蜗轮与蜗杆配合,蜗杆固定在一个固定板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板的两侧各通过一个铰链板与长连杆的一端相连,所述的长连杆另一端与第一夹板或者第二夹板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长连杆包括两组,分别位于固定板的两侧,每组包括两个长连杆,其中一个长连杆与第一夹板相连,另外一个长连杆与第二夹板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的固定板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卡盘外圈,卡盘外圈的上下左右位置各有一圆柱槽。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第二夹板结构相同,都呈拱形,其横截面为半圆形凹槽,凹槽的半径与管道半径近似并略大于管道半径;上下夹板夹合时形成中空圆柱体。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呈长条状,固定在夹板内侧靠近夹板边缘的位置,一侧与夹板边对齐;两个密封圈分别绕上下夹板的四边一圈。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短连板、第二短连板分别包括两组,每组包括两个短连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蜗轮固定在正反螺杆的中心位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牙嵌离合器,所述的牙嵌离合器从外侧穿过固定板插入蜗杆的空心圆柱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牙嵌离合器位于固定板外侧的一端为牙结构,可与外部固定在主动轴的半离合器嵌合,另一端为实心圆柱体,通过蜗杆轴套与蜗杆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管道堵漏装置可在不拆卸管道、不影响管道内液体正常输送的情况下,对较小口径管道泄漏部位进行封堵,提高封堵效率,减小操作成本;
2.由于该堵漏装置采用牙嵌离合器嵌合的方式与其它装置连接,故其可与多种带牙嵌离合器结构的装置配合使用,模块化设计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管道堵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管道堵漏装置中转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管道堵漏装置的剖面视图;
图4管道堵漏装置中一个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管道堵漏装置中一个牙嵌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86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