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式智慧灭火机器人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78295.0 | 申请日: | 2020-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3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郑尚毅;郑维佳;林春萍;熊忠荣;卢建伟;张志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尚毅 |
| 主分类号: | A62C31/00 | 分类号: | A62C31/00;A62C31/02;A62C31/28;A62C37/0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云川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鲤***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智慧 灭火 机器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轨道式智慧灭火机器人系统,包括单元系统,所述单元系统包括行走轨道、能够在所述行走轨道上移动的灭火机器人和消防控制中心,所述行走轨道固设于防火分区上方,所述灭火机器人与所述消防控制中心无线连接,所述灭火机器人包括能够监测防火分区环境的探测装置和用于扑灭着火点的灭火装置。本发明提供了轨道式智慧灭火机器人系统,该系统安装于防火分区上方,能够快速发现着火点并及时有效的扑灭火源,且具备极佳的功能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灭火系统,特别是涉及轨道式智慧灭火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火灾预警方式,除了被人员发现报警之外,最主要是火灾自动报警联动第一控制系统,以及自动喷淋系统等。它们分别担任着着火点的定位报警以及对火灾初期的灭火。
在大面积的防火分区内,一旦出现火情,最主要的是能够及时发现火灾着火点,并及时给予扑灭。在火灾初期,着火范围不太大的情况下,尽可能迅速把火灾给予扑灭。一旦形成大面积、大范围的火情,扑救难度将成倍增加,且即使火灾扑灭了,但造成的损失已经是巨大的。
目前,大面积自动灭火快速方式主要还是以水专业自动喷淋为主,消火栓的设置是必须在专业人员到达时手动操作(或大空间大面积采用水炮自动灭火方式)。从灭火行为原理上,基本尚属于被动式灭火方式。大面积灭火早期行为是自动喷淋方式,火燃烧到何处,该地方自动喷淋喷头玻璃球在68℃时或以上爆裂,管内的水即喷洒向下灭火。而当消控中心(消防控制中心)接受火警信号后,立即启动相关报警及联动模式。当相关消防专业人员根据指令到达火场,操作消火栓,启动消火栓泵时,已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一时间段内,火势因燃烧物的特征、周边情况、气候等各种因素,很可能已经在现场快速形成较大的过火面积。一旦大面积形成火灾是不易控制火情的。况且,现场灭火的要素,根据规范设计及施工现况,许多现场均存在单一闭环的灭火系统情况(既存在这样一种不利情况,在整个灭火过程中,消防水电设备、防排烟系统环节中,只要其中一个环节的设备或线路存在问题,整个系统将不能正常运行,无法及时进行灭火)。如喷淋及消防管道日久积脏或腐蚀,发电机无法正常启动,或长时间后才能正常启动,水泵日久受损,电缆接头、控制屏线路受损等。在10年、20年或更长的老旧建筑物中,消防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只要维修不到位,设备均很容易受损,导致在火警情况下水管没水喷出或喷出水量不够,或电源的某环节出问题等等,这种情况时时均可存在发生。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如何快速发现着火点并及时扑灭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轨道式智慧灭火机器人系统,该系统安装于防火分区上方,能够快速发现着火点并及时有效的扑灭火源,且具备极佳的功能稳定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轨道式智慧灭火机器人系统,包括单元系统,所述单元系统包括行走轨道、能够在所述行走轨道上移动的灭火机器人和消防控制中心,所述行走轨道固设于防火分区上方,所述灭火机器人与所述消防控制中心无线连接,所述灭火机器人包括能够监测防火分区环境的探测装置和用于扑灭着火点的灭火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单元控制中心,所述单元控制中心与所述灭火机器人无线连接,所述单元控制中心与所述消防控制中心无线和/或有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单元控制中心包括供所述灭火机器人充电的充电装置和向所述灭火机器人输出灭火材料的输出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轨道上设置有多台所述灭火机器人,各个所述单元系统的所述行走轨道相连通,且各个所述单元系统的所述灭火机器人能够在不同的所述单元系统内移动和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灭火机器人包括与所述行走轨道配合的第一行走装置,能够监测防火分区环境的探测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行走装置的第一驱动装置,用于扑灭着火点的灭火装置,为所述探测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灭火装置提供电源的第一电源装置以及能够与消防控制中心无线连接的第一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尚毅,未经郑尚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82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翻转折叠抽屉式包装盒
- 下一篇:一种防水透气的户外帐篷及其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