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农业灌溉的负压调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77876.2 | 申请日: | 2020-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8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戈传全;温晓艳;李钟涛;殷素英;陈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戈传全;温晓艳;李钟涛;范中华;郗香丽 |
| 主分类号: | A01G25/00 | 分类号: | A01G25/00;A01G25/1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卢玲 |
| 地址: | 233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农业 灌溉 调节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农业灌溉的负压调节装置,具体涉及农业领域,包括负压调节机构,负压调节机构的外壁套接有压力支撑机构,负压调节机构的底部一端连接设有管道快装机构;管道快装机构包括第一内置半圆支撑环,第一内置半圆支撑环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外置半圆支撑环,第一内置半圆支撑环与第一外置半圆支撑环之间均开设有中置连接缝,第一内置半圆支撑环与第一外置半圆支撑环之间设有活动插槽。本发明通过设置了管道快装机构,利用中置连接缝将第一外置半圆支撑环与第二外置半圆支撑环进行拆除剥落,使得管道保留在压力支撑机构的一端,相对提升了管道安装的便捷性与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农业灌溉的负压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农业灌溉方式一般可分为为传统的地面灌溉、普通喷灌以及微灌,传统地面灌溉包括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但这类灌溉方式往往耗水量大、水的利用力较低,是一类很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另外,普通喷灌技术是中国农业生产中较普遍的灌溉方式,但普通喷灌技术的水的利用效率也不高,现代农业微灌溉技术包括微喷灌、滴灌、渗灌等,这些灌溉技术一般节水性能好、水的利用率较传统灌溉模式高,当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灌溉方法是以人为措施从水源取水补给到农田的方法,灌溉不仅可以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要,而且能调节土壤空气、热量和养分状况,灌溉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地面灌溉,通过各级灌水渠道将水引入田间,又分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等几种,地下灌溉,通过平行埋设地下的暗管,灌溉水由下而上浸润根系土壤的一种灌溉方法,此法不破坏土壤结构,减少表土蒸发,不占地,喷灌,借助动力、机械和管路、喷头等设备,将水喷射至空中,以雨滴状态散落田间的一种灌溉方法。
在农业灌溉的过程中,会使用到负压调节的方式来改变灌溉的扬程,从而达到所需的灌溉范围,负压调节的灌溉设备分为一体式与分离式,针对分离式负压调节灌溉设备,需要将水管与控制端连接,但是传统的连接方式均存在水管连接口径较为平整,导致无法进行快速插接,影响实际的安装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农业灌溉的负压调节装置,通过设置了管道快装机构,利用中置连接缝将第一外置半圆支撑环与第二外置半圆支撑环进行拆除剥落,使得管道保留在压力支撑机构的一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农业灌溉的负压调节装置,包括负压调节机构,所述负压调节机构的外壁套接有压力支撑机构,所述负压调节机构的底部一端连接设有管道快装机构;
所述管道快装机构包括第一内置半圆支撑环,所述第一内置半圆支撑环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外置半圆支撑环,所述第一内置半圆支撑环与第一外置半圆支撑环之间均开设有中置连接缝,所述第一内置半圆支撑环与第一外置半圆支撑环之间设有活动插槽,所述活动插槽的内腔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中置连接板,所述活动插槽的顶部分别插接有第二外置半圆支撑环与第二内置半圆支撑环,所述第二外置半圆支撑环与第二内置半圆支撑环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中置连接板,所述第二内置半圆支撑环的内腔侧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可塑型支撑挂钩。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可塑型支撑挂钩均呈环形等距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外置半圆支撑环与第一外置半圆支撑环均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内置半圆支撑环与第二内置半圆支撑环均呈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塑型支撑挂钩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球型防滑卡块,所述球型防滑卡块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可塑型支撑挂钩与球型防滑卡块均呈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外置半圆支撑环与第二内置半圆支撑环的顶部均通过超声波焊接有防脱落支撑环,所述第二内置半圆支撑环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扩口型引导板,所述防脱落支撑环设置为光滑型材料,所述第一外置半圆支撑环设置在防脱落支撑环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戈传全;温晓艳;李钟涛;范中华;郗香丽,未经戈传全;温晓艳;李钟涛;范中华;郗香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78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泡沫A夹层复合材料天线罩的精密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