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6336.2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2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刘星;高腾;贾宇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板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该模板装置基板、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基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基板依次连接形成空腔;第一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且第一固定部覆盖相邻的基板的连接处;第二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第二固定部间隔设在每个基板的外侧,且第二固定部的延伸方向与空腔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一致;第三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第三固定部连接位于同一基板上的第二固定部和第一固定部,第三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可拆卸连接,且第三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垂直设置。上述模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无需斜撑固定,结构轻盈,精度较高,安装便利,受人为安装误差影响较小,保证浇筑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建筑施工中,现浇矩形柱常用的木模板形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1)铝横楞与木竖楞间错位连接,两者之间部分有间隙,给浇筑后混凝土膨胀挤压模板留有变形空间,影响浇筑质量;此外,每根木竖楞的大小很难做到高精度一致,对于混凝土表面线性要求较高的工程,无法达到质量要求,从而浇筑成型后的柱表面有明显的凹凸不平的问题;2)对1)中的木竖楞进行加工,提高精度质量。此外,上述两种模板外面横楞均采用铝条四面抱箍,铝条上带有槽口,可插入楔形铝板固定结构。此类外箍结构在竖向没有约束,人为插入楔形铝板固定不到位,即会产生竖向松动滑移,导致模板体系的不稳定性。虽然木模板价格较为低廉,但木材易受天气影响,受潮后易变形,更换频率较高,且浪费木材,不利于环境保护。
综上所述,现浇矩形柱常用的模板存在以下问题:(1)木模板使用寿命短,需频繁更换,且精度较低。(2)铝条抱箍存在竖向无约束现象,可能导致模板体系的不稳定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提高现浇混凝土柱模板的稳定性和精度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柱的模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模板装置,用于现浇混凝土柱,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基板依次连接形成空腔;
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第一固定部覆盖相邻的所述基板的连接处;
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固定部间隔设在每个所述基板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空腔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及
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三固定部连接位于同一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均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垂直设置。
上述用于现浇混凝土柱的模板装置,包括基板、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第三固定部,基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基板依次连接形成空腔,即多个基板依次连接形成空腔,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第三固定部的数量也均为多个,第一固定部覆盖相邻的基板的连接处,通过第一固定部的设置,保证了整个模板装置的高精度定位,此外,第一固定部覆盖相邻的基板的连接处,从而可以通过第一固定部先固定,再将基板固定住,也可以先将基板依次连接,再通过第一固定部来进行定位,进而可以通过改变第一固定部的定位位置来改变包围面面积,来适应不同尺寸的现浇混凝土柱,通用率高,一套模板装置可代替多套模板装置,第二固定部间隔设在每个基板的外侧,且第二固定部的延伸方向与空腔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一致,第三固定部连接位于同一基板上的第二固定部和第一固定部,第三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可拆卸连接,且第三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垂直设置,由于位于同一基板上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平行,从而第二固定部与第三固定部垂直设置,第三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的与第二固定部位于同一基板上的部分也垂直设置,从而提高整个模板装置的稳定性,无需斜撑固定,结构轻盈,精度较高,安装便利,受人为安装误差影响较小,保证浇筑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垂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63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