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石孔隙结构演化分析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76015.2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5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波;郭和坤;李熙喆;杨正明;骆雨田;张亚蒲;胥洪成;卢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孙乳笋;王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石 孔隙 结构 演化 分析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岩石孔隙结构演化分析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对岩样进行抽真空加压饱和煤油处理;对处理后的岩样进行驱油实验;对驱油实验后的岩样进行恒速压汞测试,确定驱油实验后岩样的孔隙结构参数;对岩样的平行样进行恒速压汞测试,确定平行样的孔隙结构参数;根据所述驱油实验后岩样的孔隙结构参数、平行样的孔隙结构参数进行岩石孔隙结构演化分析。本发明针对典型页岩油藏岩样,采用平行样对比的方法,利用恒速压汞技术,实现定量刻画开发前后岩石喉道尺寸变化及岩石孔隙体积演化规律,为页岩油藏动态地质参数的评价提供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藏开发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岩石孔隙结构演化分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美国页岩油的成功开发实践,改变了全球能源格局;中国页岩油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广阔。目前,大量学者对页岩油勘探潜力评价、富集规律和地质特征等进行了研究。
现有技术中针对低渗-致密砂岩油藏,大量学者开展了孔隙结构、流体赋存和有效动用的研究。目前还未见到对页岩油不同介质开采过程中孔隙结构变化的定量研究。
发明内容
为分析开发前后岩石孔隙结构变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岩石孔隙结构演化分析方法,包括:
对岩样进行抽真空加压饱和煤油处理;
对处理后的岩样进行驱油实验;
对驱油实验后的岩样进行恒速压汞测试,确定驱油实验后岩样的孔隙结构参数;
对岩样的平行样进行恒速压汞测试,确定平行样的孔隙结构参数;
根据所述驱油实验后岩样的孔隙结构参数、平行样的孔隙结构参数进行岩石孔隙结构演化分析。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对岩样进行抽真空加压饱和煤油处理之前包括:
对所述岩样进行气测确定所述岩样的气测孔隙度、气测渗透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对岩样进行抽真空加压饱和煤油处理包括:
对岩样进行抽真空加压饱和煤油处理,确定煤油测孔隙度;
根据所述的气测孔隙度和煤油测孔隙度监测抽真空加压饱和煤油处理是否完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孔隙结构参数包括:喉道结构参数、孔隙参数;其中,
所述的喉道结构参数包括:喉道分布参数、喉道半径参数、喉道个数及喉道体积参数;
所述的孔隙参数包括:孔隙度分布参数、孔隙特征参数及孔隙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对处理后的岩样进行驱油实验包括:
对处理后的岩样进行渗吸驱油实验;或
对处理后的岩样进去水驱驱油实验。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对驱油实验后的岩样进行恒速压汞测试,确定驱油实验后岩样的孔隙结构参数包括:
对驱油实验后的岩样进去烘干;
对烘干后的岩样进行恒速压汞测试,确定驱油实验后岩样的孔隙结构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对驱油实验后的岩样进行恒速压汞测试,确定驱油实验后岩样的孔隙结构参数包括:
对驱油实验后的岩样进行恒速压汞测试;
根据所述岩样的气测孔隙度、气测渗透率确定驱油实验后岩样的孔隙结构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根据所述驱油实验后岩样的孔隙结构参数、平行样的孔隙结构参数进行岩石孔隙结构演化分析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60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