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湖藻类原位收集与处理处置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5336.0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3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刘琼琼;刘丹;李慧;柴曼;徐威杰;付绪金;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15/04 | 分类号: | E02B15/04;C02F1/36;C02F1/52;C02F11/12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19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藻类 原位 收集 处理 处置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湖藻类原位收集与处理处置的装置及方法,它是采用原位移动方式收集藻水混合物,应用超声与絮凝的协同作用,现场实现藻水混合物的快速分离,在去除水体中藻类的同时,将藻类收集脱水后存储起来进行资源化利用。该装置包括船体、可升降收集装置、藻水混合液快速分离装置、藻类压缩脱水装置和藻类存储装置。该装置体积小巧、灵活性高,可在暴发藻华的水体中边移动边进行收集处理,特别适用于河流湖泊等水体藻类暴发应急处理处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收集处理藻类的效果好、不会给水体带来二次污染的特点,达到河湖等水体中藻类快速收集并无害化处置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湖藻类原位收集与处理处置的方法和装置,应用于河湖水面藻类的收集与处理,属于藻类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河流湖泊及城市水体的环境状况越来越差。目前中国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较为普遍,特别是在水库和湖泊中,富营养化导致藻华暴发的问题尤为严重。当水体中藻华暴发时,大量的藻类迅速生长,在表层水体中形成一层厚厚的藻华带,遮住了水体中的阳光,破坏了水体功能,降低水中溶解氧的含氧量,使水生动植物死亡。此外,大量油状水华的产生还会降低水体透明度及影响光线照射入水体,导致河湖水体生态系统破坏,丧失自我修复及净化功能。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藻类处理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三大类,物理法包括气浮、过滤、机械打捞等;化学法主要使用一些化学杀藻药剂灭藻,常用的方法是用硫酸铜溶液喷洒杀藻;生物法主要是利用一些水生动物捕食藻类或一些微生物抑制藻类生长。其中,机械打捞和絮凝沉淀法是当今用来控制藻类爆发和减少其爆发危害的最有效的方式,但是,由于藻类微囊中含有气泡,使得藻类颗粒物悬浮在水体中,机械打捞设备调节收集藻类的范围比较困难,且运行成本高,而单纯投加絮凝剂无法较好的破坏藻类微囊中的气泡,使得絮凝后的藻类仍然呈悬浮状存在于水体中,不利于絮凝团体从水体中分离而除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湖藻类原位收集与处理处置的方法和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不仅快速收集河湖中的藻类,而且能够将藻类资源化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湖藻类原位收集与处理处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船体、可升降收集装置、藻水混合液快速分离装置、藻类压缩脱水装置和藻类存储装置;可升降收集装置、藻水混合液快速分离装置、藻类压缩脱水装置和藻类存储装置全部搭载在用于提供载体和其它设备所用动力的船体1上;其中
可升降收集装置包括:八字收集斗2、收集斗升降调节器3、收集池4、藻水混合物暂存池5和吸水泵6-1,用于从河湖水体中收集含藻类的水体,收集池4与藻水混合物暂存池5通过吸水泵6-1连接,藻水混合物暂存池5与处理水箱7通过吸水泵6-2连接,底部藻类絮凝后的排藻口10-1和10-2与螺旋压滤装置14通过蠕动泵15-1和15-2连接,絮凝剂药箱12和加药和絮凝搅拌器9连接,螺旋压滤装置14与藻类存放池16连接;
藻水混合液快速分离装置包括:吸水泵6-2、处理水箱7,内含超声波发生8-1和8-2,加药和絮凝搅拌器9、絮凝剂药箱12,底部有絮凝后的排藻口10-1和10-2,处理后的出水口11-1和11-2,用于藻水混合物的快速分离;
藻类压缩脱水装置包括:压缩仓13和螺旋压滤装置14,用于絮凝后的藻类进行脱水减少体积;藻类存储装置包括:蠕动泵15-1和15-2,藻类存放池16,用于存放压缩脱水后的藻类固体。
本发明所述的八字收集斗2和收集池4通过收集斗升降调节器3连接,将收集后的藻水混合物装入收集池4中,然后再通过吸水泵6-1,将藻水混合物吸入藻水混合物暂存池5。藻水混合物暂存池中设有水位仪表盘。加药和絮凝搅拌器9为中空的镂空管,絮凝剂从絮凝剂药箱12中加入加药和絮凝搅拌器中的中空镂空管中,可向四周散开,加药和絮凝搅拌器上有上中下三层螺旋桨,可用于搅拌。所述的螺旋压滤装置14为从两头向中间压滤,中间有排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53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