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模式微波遥感器散射计模式的系统模拟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75079.0 | 申请日: | 2020-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8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周鹏;薛莲;戴永寿;万勇;曲晓俊;孙伟峰;李立刚;郝宪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1S13/90 |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式 微波遥感 散射 系统 模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式微波遥感器散射计模式的系统模拟方法,属于微波遥感器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散射计模式的性能指标及系统参数、计算内外波束视角和入射角、计算方位向天线尺寸与距离向天线尺寸、计算天线转速范围和PRF范围、计算信号带宽、计算去调频处理后的信号带宽、计算信噪比SNR、计算峰值发射功率、输出系统参数的设计结果、分别设置低中高风速条件下的风场、海面模拟、计算每个分辨单元后向散射系数的理论值、模拟海面雷达回波信号、模拟回波功率的测量值、由雷达方程计算后向散射系数测量值、风场反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式微波遥感器散射计模式的系统模拟方法,属于微波遥感器测量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模式微波遥感器是一种搭载于小卫星平台的新型雷达系统,它利用二维相控阵天线波 束指向控制灵活的优势,在星上可以分时实现条带、聚束、扫描等多种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模式,以及高度计、散射计、波谱仪等海洋动力要素探测模式。 多模式微波遥感器具有非常高的灵活性,既能实现高精度的目标探测,又能实现高精度的海 洋动力要素反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SAR模式是多模式微波遥感器的主工作模式,其它工作模式的载波频率、平台高度等参 数的数值必须与SAR模式的参数保持一致。SAR模式已被设计为工作于X波段,平台高度 为530Km。目前的星载散射计一般工作于C或Ku波段,平台高度一般在700-1000Km。因此,现有散射计的系统工作参数不能应用于多模式微波遥感器,必须设计出一种用于其散射计模式的系统参数设计方法,并通过研发软件模拟系统估计出其风速、风向反演精度,从而对多模式微波遥感器用于海面风场反演的可行性进行验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式微波遥感器散射计模式的系统模拟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散 射计的系统工作参数不能应用于多模式微波遥感器的问题。
一种多模式微波遥感器散射计模式的系统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多模式微波遥感器散射计模式的系统参数设计;
S2.分别设置低中高风速条件下的风场;
S3.海面模拟;
S4.计算每个分辨单元后向散射系数的理论值;
S5.模拟海面雷达回波信号;
S6.模拟接收机输出端回波功率的测量值;
S7.由雷达方程计算后向散射系数测量值;
S8.风场反演。
步骤S1中参数设计的过程如下:
S1.1.获取散射计模式性能指标及系统参数;
S1.2.计算内波束视角、内波束入射角、外波束视角和外波束入射角;
S1.3.计算方位向天线尺寸与距离向天线尺寸;
S1.4.计算天线转速范围和PRF范围;
S1.5.计算信号带宽;
S1.6.计算去调频处理后的信号带宽;
S1.7.计算信噪比SNR;
S1.8.计算峰值发射功率;
S1.9.输出系统参数的设计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50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