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固定的煤矿井下通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75058.9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8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曹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府谷县谊丰煤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02 | 分类号: | E21F1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42 | 代理人: | 包雪雷 |
地址: | 719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固定 煤矿 井下 通风 结构 | ||
1.一种便于固定的煤矿井下通风结构,包括第一杆体(3)、第二杆体(4)、第三杆体(5)和第四杆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4)的一端滑动套接在第一杆体(3)的一端中,所述第三杆体(5)的一端滑动套接在第四杆体(6)的一端中,所述第二杆体(4)位于第三杆体(5)的上端位置与第三杆体(5)呈垂直设置;所述第三杆体(5)和第四杆体(6)的连接体上还配合设置有夹具(1);
所述第一杆体(3)靠近第二杆体(4)的一端面四个拐角上均设置有第一插槽(305),所述第一杆体(3)的底面中心位置沿第一杆体(3)延伸的方向设置有第一限位条(302),所述第一限位条(302)上设置有圆头限位槽(304);
所述第一插槽(305)用于与第一定位杆(401)的一端间隙配合,同时第一定位杆(4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块(402)的一侧面上,所述固定块(402)固定连接在第二杆体(4)离第一杆体(3)较远的一端面上,所述固定块(402)上还设置有第一通孔(403);
所述第四杆体(6)靠近第三杆体(5)的一端面四个拐角上均设置有第二插槽(604),所述第四杆体(6)的一侧面中心位置沿第四杆体(6)延伸的方向设置有导向槽(603);
所述导向槽(603)两侧的第四杆体(6)外侧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二限位条(602),所述第二限位条(602)上设置有第一U形限位槽(606);
所述第二插槽(604)用于与第二定位杆(501)的一端间隙配合,同时第二定位杆(5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盒(502)的一侧面上,所述固定盒(502)固定连接在第三杆体(5)离第四杆体(6)较远的一端面上;
所述第三杆体(5)的一侧外表面中心位置沿第三杆体(5)延伸的方向设置有第三限位条(503),所述第三限位条(503)上设置有第二U形限位槽(505);所述第三限位条(503)用于与导向槽(603)间隙配合;
所述固定盒(502)中部的水平截面呈L形设置,所述固定块(402)间隙配合在固定盒(502)中;所述固定盒(502)的一侧板内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穿过固定盒(502)延伸至固定盒(502)的外侧与限位盘(701)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杆(7)用于与第一通孔(403)间隙配合;
所述夹具(1)包括第一半圆形环(101)、第二半圆形环(102)、第一夹板(103)和第二夹板(104),所述第一半圆形环(101)和第二半圆形环(102)为上下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半圆形环(101)的两端外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011),同时第二半圆形环(102)的两端外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021);
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块(1021)的一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103),所述第一夹板(103)的另一侧与第一夹板(103)呈对齐设置有第二夹板(104),所述第一夹板(103)和第二夹板(104)分别位于第二限位条(602)和/或第三限位条(503)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煤矿井下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3)离第二杆体(4)较远的一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01),所述第一固定板(301)的四个拐角上均设置有第二通孔(3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煤矿井下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502)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506),所述第二固定板(506)的四个拐角上均设置有第三通孔(50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煤矿井下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杆体(6)离第三杆体(5)较远的一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601),所述第三固定板(601)的四个拐角上均设置有第四通孔(6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煤矿井下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杆(401)靠近第一杆体(3)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404),且第一杆体(3)外侧的第一外螺纹(404)上螺旋配合有第一螺母(405);
所述第二定位杆(501)靠近第四杆体(6)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508),且第四杆体(6)外侧的第二外螺纹(508)上螺旋配合有第二螺母(5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府谷县谊丰煤矿有限公司,未经府谷县谊丰煤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505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