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建筑中水回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5042.8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2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仁杰;荆肇乾;左思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建筑 中水 系统 | ||
1.一种组合式建筑中水回用系统,包括:格栅(1)、调节区(2)、电絮凝区(3)、折板沉淀区(4)、曝气生物滤区(5)、臭氧接触氧化区(6)、活性炭吸附过滤区(7)回用出水管(8)、提升泵(9)、排泥管(10)、曝气管(11)、鼓风机(12)、冲洗进水管(13)、反充气管(14)、冲洗出水管(15)、臭氧出气管(16)、臭氧发生器(17)、冲洗进水管(18)、冲洗出水管(19),其特征在于:
格栅(1)、调节区(2)、电絮凝区(3)、折板沉淀区(4)、曝气生物滤区(5)、臭氧接触氧化区(6)、活性炭吸附过滤区(7)串联布置;
格栅(1)与调节区(2)连接,格栅(1)内设置有格栅;
调节区(2)内设置提升泵(9),提升泵(9)通过管路与电絮凝区(3)连接;
电絮凝区(3)通过水管连接折板沉淀区(4)顶部,折板沉淀区(4)内设置多个PVC斜板,沉淀区底部设置排泥管(10);
折板沉淀区(4)与曝气生物滤区(5)的底部连接,曝气生物滤区(5)内顶部设置冲洗进水管(13),中部设置曝气管(11),底部设置反充气管(14)和冲洗出水管(15),曝气管(11)外接鼓风机(12);
曝气生物滤区(5)通过导流槽连接至臭氧接触氧化区(6);
臭氧接触氧化区(6)与活性炭吸附过滤区(7)通过溢流槽连接,臭氧接触氧化区(6)连接外部的臭氧发生器(17);
活性炭吸附过滤区(7)池内顶部设置冲洗进水管(18),底部设置回用出水管(8)和冲洗出水管(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絮凝区(3),其特征在于,采用铁电极,通以电流密度为30~80A/m2的直流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曝气生物滤区(5),其特征在于,滤料层中设置曝气管(11),曝气系统将滤区分为上部好氧区和下部缺氧区两部分,下部缺氧区放置聚丙烯填料,上部好氧区放置砾石、改性沸石和高钙粉煤灰陶粒复合填料、细沙填料,所有填料都预先人工挂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504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