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絮凝/电化学氧化耦合工艺处理电镀废水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74747.8 | 申请日: | 2020-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0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同华;宋成文;李琳;潘宗林;石中砚;冯国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C02F103/16;C02F101/22;C02F101/2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娜;李馨 |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絮凝 电化学 氧化 耦合 工艺 处理 电镀 废水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絮凝/电化学氧化耦合工艺处理电镀废水的方法,属于电镀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电絮凝/电化学氧化耦合工艺处理电镀废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待处理电镀废水依次进行电絮凝处理和电化学氧化处理的步骤,所述电絮凝处理于电絮凝处理单元中进行,具体为:将待处理电镀废水置于容器中,将煤基炭膜组件和阳极连通电源,同时向待处理电镀废水中通入含氧气体,电絮凝处理;所述电化学氧化处理于电化学氧化处理单元中进行,具体为:将煤基炭膜组件和阴极连通电源,使经电絮凝处理的电镀废水流经容器,进行电化学氧化处理。本发明处理后的电镀废水,各项水质指标符合《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的排放限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絮凝/电化学氧化耦合工艺处理电镀废水的方法,属于电镀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镀废水中含有大量锌、铜、铬、铅、镍、汞等重金属离子以及表面活性剂、光亮剂、絮凝剂等有机化合物,这些成分在水体生态系统中难降解、迁移范围广,容易形成难以修复的环境污染。
在过去的多年中,已经开发了多样化的水处理技术净化电镀废水,诸如吸附、化学絮凝、电絮凝、混凝、离子交换、化学沉淀、膜分离、生物降解等。电镀废水种类繁多,成分不尽相同,单一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往往需要将两种及以上的工艺耦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为了在去除金属离子、脱氮除磷的同时降解有机物,实现处理后达标排放,急需开发一种投资省,适用性强,操作简单,处理效果稳定,运行成本低的电镀废水耦合处理工艺。
炭膜是一种多孔无机分离膜材料,具有碳材料特有的结构特性与膜材料卓越的分离性能,在废水处理领域显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近年来,本课题组基于煤基炭膜优良的电导率、化学稳定性与耐腐蚀性,将其作为膜电极与电场耦合用于含油废水、抗生素废水、纺织印染废水、农药废水等有机废水的处理,在显现出优良的抗污特性的同时高效降解污染物。本发明基于煤基炭膜作为高效膜电极的功能,开发了电絮凝、电化学氧化与膜分离耦合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通过电絮凝与膜分离耦合工艺去除金属离子、有机物、总磷、氨氮,滤除絮凝体、悬浮物与大分子污染物,实现较高的水回收率;通过电化学氧化与膜分离耦合工艺去除残留的金属离子与有机物,实现深度净化废水的目标。整个工艺流程操作简单、出水效果稳定、无二次污染。本发明处理后的电镀废水可循环利用,环境容许且经济实用,适宜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电镀废水中金属离子、总磷、氨氮与COD的达标处理需求,提供了一种实用、经济、高效的电絮凝/电化学氧化耦合工艺处理电镀废水的方法,处理成本低,在大幅度去除污染物的同时,实现电镀废水处理后的循环利用。
一种电絮凝/电化学氧化耦合工艺处理电镀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待处理电镀废水依次进行电絮凝处理和电化学氧化处理的步骤,其中,
所述电絮凝处理于电絮凝处理单元中进行,所述电絮凝处理单元包括容器及位于容器中相对设置的作为阴极的煤基炭膜组件和阳极构成,具体为:将待处理电镀废水置于容器中,将煤基炭膜组件和阳极连通电源,同时向待处理电镀废水中通入含氧气体,电絮凝处理一定时间;
所述电化学氧化处理于电化学氧化处理单元中进行,所述电化学氧化处理单元包括容器及位于容器中相对设置的作为阳极的煤基炭膜组件和阴极构成,具体为:将煤基炭膜组件和阴极连通电源,使经电絮凝处理的电镀废水流经容器,进行电化学氧化处理。
本发明所述煤基炭膜可通过现有技术公开的方法制得,如可根据下述专利文件中所记载的方法制得,中国专利ZL03134197.7;中国专利ZL03134196.9;中国专利201110456881.4;中国专利201310227547.0;中国专利201720520569.X。
本发明所述含氧气体指纯氧气或含有氧气的混合气;当其为混合气时,其他气体不影响电絮凝进行皆可。优选地,所述含氧气体为纯氧气或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47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