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3-二甲基吡啶的提纯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4702.0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0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延河;秦乙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泓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3/06 | 分类号: | C07D213/06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张清东 |
地址: | 2764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甲基吡啶 提纯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多甲基吡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2,3‑二甲基吡啶的提纯工艺。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吡啶生产工艺副产高沸物,进行一次精馏和二次精馏,得到高纯度2,3‑二甲基吡啶。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沸点相近物料难以高效分离的问题,且减压精馏能够使组分沸点降低,减少能耗;采用的波纹网填料比表面积和空隙都很大,传质效率高,分离效果好;且进行两次精馏能够将2,3‑二甲基吡啶浓度提高到99.5±0.1wt%,收率达到80%,整体提纯工艺完全利用蒸馏的方法,全密闭生产工艺,安全环保,产量高,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甲基吡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2,3-二甲基吡啶的提纯工艺。
背景技术
吡啶是含有一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有机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煤焦油、骨焦油、石油中,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领域,是合成一系列产品的原料。2,3-二甲基吡啶是吡啶合成工艺中产生的高附加值的烷基吡啶化合物,是合成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胃泌素瘤等胃病最有效的药物兰索拉唑的主要原料,由于2,3-二甲基吡啶分离提纯技术较为复杂,现阶段一般采用成盐、结晶、洗涤、解析、萃取和脱溶等工艺对2,3-二甲基吡啶进行分离提纯,较为复杂,且收率低,因此国内对原料的需求主要靠进口,这就严重制约着这些以吡啶同系物为原料的生物医药中间体的发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2,3-二甲基吡啶的提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3-二甲基吡啶的提纯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2,3-二甲基吡啶的提纯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采用吡啶生产工艺副产高沸物;
S2:一次精馏:
A.检查脱氢精馏塔和成品精馏塔密闭性,抽负压至-78~-82KPa,维持15min-35min;
B.开启原料泵向脱轻精馏塔内进料;
C.待脱轻精馏塔内有足够打起回流的物料时,脱轻精馏塔再沸器进蒸汽疏水升温,待物料汽化到脱轻塔顶冷凝到回流罐有一定液位时,开启脱轻塔回流泵,进行全回流1h;
D.全回流后,开启脱轻精馏塔顶采出调节阀,调节回流比,采出原料中的轻组分;开启脱轻精馏塔底出料泵,向成品精馏塔进料;
E.待成品精馏塔内有足够打起回流的物料时,成品精馏塔再沸器进蒸汽疏水升温,待物料汽化到成品精馏塔顶冷凝到回流罐有一定液位时,开启成品精馏塔回流泵,进行全回流1h;
F.全回流后,开启成品精馏塔底出料泵,采出原料中的重组分;开启成品精馏塔顶采出调节阀,调节回流比,采出一次精馏2,3-二甲基吡啶;
S3:二次精馏:重复S2操作进行二次精馏,成品精馏塔顶采出高纯度2,3-二甲基吡啶。
作为优化,所述的S2的步骤D中脱轻精馏塔回流比为20:1~25:1,S2的步骤F中成品精馏塔回流比为15:1~20:1,所述的S3中二次精馏脱轻精馏塔回流比为100:1,成品精馏塔回流比为17:2。
作为优化,所述的S2中成品精馏塔塔顶采出2,3-二甲基吡啶浓度为92±1wt%,所述的S3中成品精馏塔塔顶采出2,3-二甲基吡啶浓度为99.5±0.1wt%。
作为优化,所述的脱轻精馏塔和成品精馏塔均为填料塔,采用波纹网填料。
作为优化,所述的步骤S1中,所述的吡啶生产工艺副产高沸物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所述的2,3-二甲基吡啶含量占比为20±5wt%。
作为优化,所述的步骤C中,待脱轻精馏塔内液位达到1200mm时,脱轻精馏塔再沸器进蒸汽疏水升温,待物料汽化到脱轻塔顶冷凝到回流罐有300mm液位时,开启脱轻塔回流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泓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泓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47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