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文物建筑保护棚的找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74494.4 | 申请日: | 2020-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9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崔光海;马智刚;汪静;李京;徐知兰;曹丙山;蔡泽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7/05;G06T1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清迪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彭伶俐 |
| 地址: | 10008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文物 建筑 保护 方法 | ||
1.一种文物建筑保护棚的找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遗址的地形数据;
根据所述地形数据建立遗址的三维模型;
在预设的文物保护棚的位置,对所述三维模型采用等高线法,在高出遗址第一距离的控制线上进行形体的生成,形成文物保护棚形态的下皮;所述第一距离为2-5米,所述下皮为下层叶片的控制边界;
在所述下皮远离所述遗址的一侧设置文物建筑保护棚形态的上皮,所述上皮与所述下皮之间具有第二距离,且所述上皮和所述下皮的中心位置为主体结构中心线所形成的曲面;所述第二距离为3.8-4.5米,所述上皮为上层叶片的控制边界;
对所述主体结构中心线形成的曲面进行网格化,确定文物建筑保护棚的建筑网格形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物建筑保护棚的找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遗址的地形数据具体为通过三维扫描技术及现场测量手段获得遗址的地形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物建筑保护棚的找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地形数据建立遗址的三维模型具体为通过犀牛软件根据所述地形数据构建遗址的三维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物建筑保护棚的找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为3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物建筑保护棚的找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主体结构中心线形成的曲面进行网格化时,采用犀牛软件及蚱蜢软件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文物建筑保护棚的找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主体结构中心线形成的曲面进行网格化,确定文物建筑保护棚的建筑网格形态具体为通过参数调整,划分不同的网格,进行比较后,确定最终的文物建筑棚的建筑网格形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文物建筑保护棚的找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包括横向划分数,纵向划分数和网格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449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