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豆豉的制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4410.7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2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权九翡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00 | 分类号: | A23L11/00;A23L11/10;A23L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豉 制取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豆豉的制取工艺,其步骤在于:链式循环机构驱动蒸汽发生器与蒸煮盒方向运转,当蒸汽发生器与蒸煮盒运转至蒸煮区处并且两者相结合之前,对即将与蒸汽发生器相结合的蒸煮盒内添加黑豆/黄豆;而后,随着链式循环机构的运转,相结合的蒸汽发生器与蒸煮盒由蒸煮区的一端运动朝向另一端同步运动,在此过程中,与蒸煮盒相结合的蒸汽发生器自动触发并且对蒸煮盒喷射水蒸气,水蒸气对黑豆/黄豆进行蒸煮;最后,蒸煮盒在蒸煮区的另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相分离并且将其内部蒸煮完毕的黑豆/黄豆倾倒至皮带输送机构上,皮带输送机构将对黑豆/黄豆进行接收并且将黑豆/黄豆向外输出收集,有益效果在于,可连续蒸煮豆豉,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豆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豆豉的制取工艺。
背景技术
豆豉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严格的加工工艺,具体工艺为,黑豆→筛选→洗涤→浸泡→沥干→蒸煮→冷却→接种→制曲→洗豉→浸FeSO4→拌盐→发酵→晾干→成品干豆豉,目前,豆豉蒸煮主要采用大锅进行蒸煮,其缺点在于,1、只能分批次进行蒸煮,无法进行连续蒸煮,导致蒸煮效率低;2、蒸汽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耗大;3、加水不方便,需要揭开锅进行加水,影响蒸煮效率,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方便加水、自动化程度高、蒸煮效率高的链式循环豆豉连续蒸煮工艺。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方便加水、自动化程度高、蒸煮效率高的链式循环豆豉连续蒸煮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豆豉蒸煮效率低的技术难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豆豉的制取工艺,其步骤在于:
(一)加料阶段;
S1:启动链式循环机构,使位于上方的链式循环机构顺沿顺时针方向运转,并且该链式循环机构将带动蒸汽发生器进行同步循环运转,使位于下方的链式循环机构沿逆时针方向运转,并且该链式循环机构将带动蒸煮盒进行同步循环运转,当蒸汽发生器与蒸煮盒运转至蒸煮区处并且两者相结合之前,对即将与蒸汽发生器相结合的蒸煮盒内添加黑豆/黄豆;
链式循环机构水平固定设置于安装架上,链式循环机构设置有两个并且上下对称布置,位于上方的链式循环机构与位于下方的链式循环机构之间形成了蒸煮区,蒸煮区的一端为起始端、另一端为终点端,蒸汽发生器活动设置于位于上方的链式循环机构上并且可由该链式循环机构驱动循环运转,蒸汽发生器设置有多个并且沿上方的链式循环机构的循环方向等间距阵列布置,蒸煮盒活动设置于位于下方的链式循环机构上并且可由该链式循环机构驱动循环运转,蒸煮盒设置有多个并且沿下方的链式循环机构的循环方向等间距阵列布置,上下两链式循环机构的运转方向相反,蒸汽发生器与蒸煮盒在蒸煮区的一端相结合并且运动至蒸煮区的另一端相合分离,结合状态下的蒸汽发生器与蒸煮盒相互扣合并且蒸汽发生器自动触发对蒸煮盒喷射水蒸气,皮带输送机构固定安装于安装架的底部并且位于下方的链式循环机构的正下方,皮带输送机构用于接受蒸煮后由蒸煮盒在蒸煮区另一端倾倒出的黑豆/黄豆并且将黑豆/黄豆向外输出收集;
所述的链式循环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上的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均为同轴的双链轮结构并且两者等高,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绕接设置有构成闭合循环回路的链条,链条为双链条结构并且形成了若干的等间距布置的链轴,链轴与主动链轮、从动链轮相啮合,蒸煮区形成于上下两个链条之间,所述的蒸汽发生器与上方的链式循环机构上的链轴相连接、所述的蒸煮盒与下方的链式循环机构上的链轴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权九翡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权九翡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44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