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箱拱肋双向倾斜合龙段的空间姿态精准调整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74245.5 | 申请日: | 2020-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4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峰;李明;李利;赵国权;孙占英;李伟;李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4/00;E01D10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箱拱肋 双向 倾斜 合龙 空间 姿态 精准 调整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箱拱肋双向倾斜合龙段的空间姿态精准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软件对合龙段进行模拟放样,并确定合龙段重心的位置;步骤2:在合龙段的上表面设置主吊装点和副吊装点;步骤3根据吊装姿态的内倾角要求,确定主吊装点与重心所在横向切面之间的偏移距离,以此实现合龙段在吊装过程中对内倾角的要求;步骤4根据吊装姿态的水平仰角要求,在主吊装点单独吊装的状态下,使得合龙段在纵向自由向上的倾斜角大于吊装姿态的水平仰角角度;步骤5:利用副吊装点辅助提升合龙段下端,实现合龙段在吊装过程中对水平仰角的要求。该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合龙段达到安装所需的吊装姿态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箱拱肋双向倾斜合龙段的空间姿态精准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壮大,近些年大跨度拱桥被越来越多地兴建应用,其结构造型及建造技术也不断地推陈出新。在钢箱拱肋的拱脚或拱腰合龙施工中,如何在安装前精准调整合龙段的空间姿态具有一定难度,尤其对于拱肋内倾的双向倾斜合龙段,其安装前的吊装姿态调整尤为重要,需要同时调节合龙段的内倾角和水平仰角,具有很高的吊装难度,目前尚无较为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钢箱拱肋双向倾斜合龙段的空间姿态精准调整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箱拱肋双向倾斜合龙段的空间姿态精准调整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箱拱肋双向倾斜合龙段的空间姿态精准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合龙段的结构特点及吊装姿态要求,利用软件对所述合龙段进行模拟放样,并确定所述合龙段重心的位置;
步骤2:在合龙段的上表面设置主吊装点和副吊装点,且所述主吊装点偏离重心所在的竖直轴线设置,所述副吊装点与所述主吊装点在同一纵向直线上;
步骤3:根据吊装姿态的内倾角要求,利用软件对所述合龙段进行模拟放样,确定所述主吊装点与重心所在横向切面之间的偏移距离,以此实现所述合龙段在吊装过程中对内倾角的要求;
步骤4:根据吊装姿态的水平仰角要求,在所述主吊装点单独吊装的状态下,使得所述合龙段在纵向自由向上的倾斜角大于吊装姿态的水平仰角角度;
步骤5:利用所述副吊装点辅助提升所述合龙段下端,将所述合龙段在纵向自由向上的倾斜角调节至与水平仰角目标值相同,以此实现所述合龙段在吊装过程中对水平仰角的要求。
优选的,所述主吊装点用于单独承受所述合龙段安装过程中的全部荷载,所述副吊装点用于辅助调整所述合龙段纵向倾斜角度。
优选的,所述主吊装点靠近所述合龙段上表面的上端,所述副吊装点靠近所述合龙段上表面的中部或下端。
优选的,所述主吊装点和副吊装点均通过吊耳实现吊装作业。
优选的,步骤1和步骤3中,均采用BIM软件对所述合龙段进行模拟放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钢箱拱肋双向倾斜合龙段的空间姿态精准调整方法,根据合龙段的结构特点及吊装姿态要求,利用主吊装点单独吊装实现调节合龙段的内倾角角度的效果,再利用主吊装点和副吊装点相互配合实现调节合龙段的水平仰角的效果,使得合龙段达到安装所需的吊装姿态要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步骤3的吊装作业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步骤4中吊装作业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步骤5中吊装作业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42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