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拉环机构和断路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4078.4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3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史胜余;李海茭;祁卫华;许利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54 | 分类号: | H01H71/54;H01H7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源源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入 断路器 拉环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拉环机构和断路器,插入式断路器包括壳体和手柄操作部,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前端面上设有手柄安装口和出线口,手柄操作部安装在手柄安装口中。拉环机构包括拉环,壳体的前端设有和前端面垂直的水平滑槽,拉环安装在水平滑槽内,同时拉环的前端部伸出壳体将前端面上下分隔,手柄安装口和出线口分别位于拉环伸出端的上下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拉环,提高了拔出插入式断路器的便利性;同时,拉环还可以作为隔板将手柄操作部和接线端子的导线进行分隔,避免导线对手柄操作部的干扰,克服了分合闸移动不到位的缺陷,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断路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拉环机构和断路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插入式断路器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尤其随着5G行业的快速发展,5G机柜的需求越来越多,与之配合使用的插入式断路器越来越受到厂家的重视。
公开号为CN107993900A的中国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插入式小型断路器。该发明申请为市售最常见的插入式断路器。插入式断路器采用了按钮式的结构,当按压按钮,断路器合闸;当拔出按钮,断路器分闸。但是该结构在分闸时容易发生断路器脱出机柜的误操作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申请号为202010287069.2的中国发明申请提供了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分合闸手柄机构,通过手柄摇臂的旋转控制合闸与分闸,通过直线移动来操作锁定件。
但是,上述结构均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插入式断路器的高度和宽度只有4x2cm左右,而断路器的前端面上既需要设置手柄操作部(按钮或手柄摇臂),又需要设置出线口来连接出线端子,而机柜的安装空间又比较狭小,这就导致了出线端子的导线会压靠在手柄操作部上,导致用户操作不便。导线对手柄操作部的干扰还容易发生合闸不到位(虚合闸)的风险,以及产品在短路/过载故障时有分闸不到位的风险,给用户使用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2、插入式断路器一般都是靠手柄操作部从机柜中拉出。由于插入式断路器体积小,尤其是手柄摇臂或者按钮的接触面积更小,而所需拉拔力度又较大,导致用户从机柜中拉拔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拉环机构和断路器,提高拉拔的便利性,同时能够隔离端子的导线和手柄操作部,提高用户用电安全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拉环机构,插入式断路器包括壳体和手柄操作部,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前端面上设有手柄安装口和出线口,所述的手柄操作部安装在手柄安装口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机构包括拉环,所述壳体的前端设有和前端面垂直的水平滑槽,所述的拉环安装在水平滑槽内,同时拉环的前端部伸出壳体将前端面上下分隔,所述的手柄安装口和出线口分别位于拉环伸出端的上下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拉环机构还包括锁定件,该锁定件通过锁定轴和扭簧铰接在壳体内,在壳体的顶面设有壳体开口,所述锁定件包括联动部和凸台部,凸台部从壳体开口伸出,联动部用于接触拉环的后端,当拉环沿着水平滑槽向壳体前端方向移动时,拉环的后端带动联动部使锁定件沿着锁定轴发生转动,从而凸台部从壳体开口处回缩。
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平滑槽上方设有限位块,所述的拉环后端设有凸块,拉环在水平滑槽中移动到一定位置时,限位块接触凸块限制拉环的移动。
进一步地,包括两个限位块,所述的凸块在两个限位块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拉环为矩形拉环。
进一步地,所述的拉环为金属拉环。
进一步地,所述的手柄操作部为按钮或者旋转式手柄。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包括有如上任一所述的插入式断路器的拉环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40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