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菇渣有机肥分层栽培基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73821.4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7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葛桂民;李建欣;黄文;张舜;郭竞;孟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蔬菜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C05G1/00;C05G5/40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4 | 代理人: | 经智勇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肥 分层 栽培 基质 | ||
本发明涉及菇渣有机肥分层栽培基质,由自上而下的草炭复合基质层、第一菇渣复合基质层和第二菇渣复合基质层组成,草炭复合基质层由草炭8‑10份、蛭石2‑4份和珍珠岩2‑4份混合而成,厚度为4‑6cm;第一菇渣复合基质层由掺杂物20‑40份和菇渣有机肥60‑80份混合组成,厚度为4‑6cm;第二菇渣复合基质层由掺杂物10‑20份和菇渣有机肥80‑90份混合组成,厚度为8‑12cm,上述份数均为体积份。本发明的菇渣有机肥分层栽培基质,将菇渣有机肥分层栽培基质分为三层,其EC值从上到下逐渐增大,非常适合樱桃番茄等作物的生长特性,大大减少甚至不用化肥,该技术在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废物利用、降低作物无土栽培的成本、增加食用菌和蔬菜种植者收入以及缩短作物生长周期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栽培基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菇渣有机肥制作的蔬菜栽培基质。
背景技术
随着食用菌产业不断壮大、规模不断提升,栽培食用菌后的菇渣越来越多,通常每生产1公斤食用菌就会产生5公斤废菇渣。这些废菇渣若处理不当,不仅浪费资源,还会滋生病虫、破坏环境。
草炭、椰糠是蔬菜无土栽培中使用较多的基质,但草炭和椰糠都有局限性,二者营养成分含量都比较低,对化肥的依赖性比较强,且草炭储备有限,是不可再生资源。
现有研究表明,菇渣有机肥,即将菇渣与发酵菌、氮源、牲畜粪等混合后进行有氧或无氧发酵,生产出的菇渣有机肥营养丰富,一般都可施于大田,用于土壤改良和促进作物生长。目前,直接用于栽培基质的在实际生产中还很少。
传统的基质栽培需要在不同生育时期多次施肥,尤其是草炭和椰糠栽培,更是离不了营养液的持续滴灌。而且基质肥力过厚或者基质肥力过薄都会对作物的生长、花期甚至产量产生不利影响,整个生长周期,需要多次施肥,不断调整施肥量,大大增加了劳动量,增加成本,如何得出一个栽培基质,可使作物在整个生长周期只用灌水,无需施肥,能够大大节省了劳动量和栽培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人员经过研究发现,通常的作物比如樱桃番茄具有营养生长期耐盐性低、生殖生长期耐盐性高的规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物根系逐渐向下延伸,由此提出了将栽培基质分层设定不同营养成分的设想,以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同时,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分析,找出了仅靠分层依然无法达到试验目的原因:相邻层间EC值(即电导率)从上到下增大的基质环境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但EC值从上到下差别较大情况下,反而会抑制其生长。由此,经过技术人员多次优化试验,得出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菇渣有机肥分层栽培基质,能够促进作物特别是樱桃番茄类作物的快速生长,使花期提前,产量增加,同时实现菇渣的废物利用,减少土传病虫危害,减少农药,不施化肥,增加产品品质,节约劳动量,增加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菇渣有机肥分层栽培基质,由自上而下的草炭复合基质层、第一菇渣复合基质层和第二菇渣复合基质层组成,其中,草炭复合基质层由草炭8-10份、蛭石2-4份和珍珠岩2-4份混合而成,厚度为4-6cm;第一菇渣复合基质层由菇渣有机肥60-80份混合掺杂物20-40份组成,厚度为4-6cm;第二菇渣复合基质层由菇渣有机肥80-90份混合掺杂物10-20份和组成,厚度为8-12cm,上述份数均为体积份。
优选的,草炭复合基质层由草炭9份、蛭石3份和珍珠岩3份混合而成,厚度为5cm;第一菇渣复合基质层由菇渣有机肥70份混合掺杂物30份组成,厚度为5cm;第二菇渣复合基质层由菇渣有机肥90份混合掺杂物10份和组成,厚度为10cm,上述份数均为体积份。
优选的,所述掺杂物为蚯蚓粪、草炭、蛭石、珍珠岩或者其中至少两个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掺杂物为蚯蚓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蔬菜研究所,未经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38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