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牦牛绒的漂白剂及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72486.6 | 申请日: | 2020-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2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雍;潘佳俊;夏兆鹏;张海宝;卢杨;赵吉林;王亮;范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青海省纤维检验局 |
| 主分类号: | D06L4/13 | 分类号: | D06L4/13;D06L4/12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王翠翠 |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牦牛 漂白剂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牦牛绒的漂白剂及处理方法,将200~400 g/L过硫酸盐溶解于9%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缓释剂1‑5mL,配置成过硫酸盐/过氧化氢漂白剂,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至8.0~11.0后,将洗净的牦牛绒在10~40℃下浸泡3~5小时,即可得到漂白牦牛绒。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产量高等特点,且原料易得、成本低廉、生产稳定性高,并且对环境无污染,在纺织印染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印染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牦牛绒的漂白剂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特种动物纤维产品日益增多。牦牛绒作为一种稀少且性能优异的动物纤维逐渐受到纺织行业的重视。天然牦牛绒的颜色单调,主要分为黑色和棕褐色,以及极少数的白色。深色色泽会影响牦牛绒的染整加工,难以对纤维上染较浅的颜色,因此在加工浅色产品前需要对其进行漂白处理。目前针对动物纤维的漂白方法有很多,但都不能避免对纤维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影响后续纺纱、染色等加工过程。因此,综合考虑纤维的漂白效果,同时兼顾绿色环保的原则,寻找最佳的漂白组合药剂和漂白工艺显得更为重要。
常见的动物纤维漂白方法分为氧化漂白、还原漂白和酶漂白,其中应用最多的方法是过氧化氢氧化漂白。在过氧化氢氧化漂白体系中,研究最多的是Fe2+/过氧化氢预媒漂白法。但是这种方法不仅涉及的化学药品多,而且时间一般不少于24小时,处理工艺一般需要较高的温度,另外漂白溶液中的Fe2+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不符合环保要求。因此,本专利提出一种在常温下使用过硫酸盐/过氧化氢漂白剂及短时间完成对牦牛绒进行脱色漂白的处理方法。
牦牛绒属于蛋白质纤维,其结构一般分为鳞片层、皮质层和髓质层。皮质层是构成纤维实体的主要部分,决定了纤维形状、强力、拉伸强度等物理性质。皮质层中分散存在着大量的黑色素小体,黑色素小体中的黑色素纳米颗粒一般分为真黑素、浅黑素和复合黑色素三种,在动物纤维中由于各黑色素的含量和比例的不同,决定了纤维的颜色,而黑色素小体的数量决定着纤维颜色的浓淡。在牦牛绒漂白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破坏皮质层黑色素小体中的黑色素纳米颗粒来实现漂白脱色。
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在碱性条件下,过氧化氢会发生分解,一般认为其分解分为两种类型,即有效分解和无效分解。当过氧化氢进行有效分解时,会产生HO2-破坏黑色素纳米颗粒中发色基团,从而达到漂白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青海省纤维检验局,未经天津工业大学;青海省纤维检验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24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堤坝漏水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摇摆斜向三维隔震系统





